一、发作期体位护理:减少前庭刺激的关键策略
(一)急性期(0-2小时):绝对静卧与头部制动
1. 体位选择与制动
◦ 首选非眩晕侧侧卧位(如右侧病变选左侧卧),双腿微屈,头部垫薄枕(5-10cm),减少半规管内淋巴液流动。
◦ 禁用仰卧位,避免头部前倾/后仰,使用颈托或沙袋固定头部(转动<15°),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躯干与头部同步转动)。
2. 环境优化
◦ 关闭强光,使用30勒克斯床头灯,拉窗帘遮挡移动景物;保持噪音<40分贝,播放低频白噪音(如海浪声)。
◦ 调慢病床摇高速度(≤5°/秒),移除床旁杂物,确保通道宽度≥80cm。
(二)缓解期(2-24小时):渐进式体位调整
1. 坐起与站立训练
◦ 发作4小时后评估坐起:床头从30°逐步摇高至60°,每个角度停留15分钟,同步监测眩晕评分(VAS),若VAS>6分立即平卧。
◦ 首次站立需静坐5分钟后缓慢起身,双手扶床栏,站立时间<2分钟,行走时家属在患侧陪同,步幅<50cm,视线固定前方。
2. 特殊类型眩晕体位管理
◦ BPPV(耳石症):发作时立即行Epley复位(仰卧→头偏患侧45°→转向对侧45°),复位后保持半卧位(床头45°)24小时,避免低头、弯腰及患侧卧位。
◦ 梅尼埃病:暗室静卧,头部抬高15°-20°,佩戴眼罩,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
(三)体位相关并发症预防
• 跌倒高危者(VAS>7分):加床栏、穿防滑袜,每30分钟巡视,协助床上排便;中危者床边站立需家属陪同,佩戴防跌倒手环。
• 恶心呕吐护理:发作时暂禁食,呕吐停止后饮温水含漱,逐步进清淡流质(如小米粥),避免油腻食物,遵医嘱用前庭抑制剂(如苯海拉明)后需卧床防嗜睡。
二、心理支持:打破“眩晕-焦虑”循环
(一)急性发作期:快速安抚与认知干预
1. 非药物镇静技巧
◦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分钟6-8次,持续5分钟可降心率10-15次/分。
◦ 触觉安抚与解释:轻握患者手掌,同步解释“内耳平衡暂时紊乱,就像坐船摇晃,我们已固定好头部,会逐渐缓解”,展示同类康复案例增强信心。
2. 纠正灾难性思维
◦ 用比喻简化机制:“眩晕类似手机陀螺仪故障,调整体位后会重启修复”,避免提及“中风”“瘫痪”等敏感词,聚焦“当前安全”。
(二)发作间歇期:行为训练与心理干预
1. 前庭康复联合放松疗法
◦ 凝视稳定训练:手持卡片于眼前30cm,头部不动,眼球左右移动(幅度≤30°),每日2次×5分钟,改善前庭-眼反射。
◦ 渐进式肌肉松弛:从脚趾到头皮逐组收缩-放松(5秒收缩+10秒放松),配合正念冥想(想象平静湖面),每日1次×20分钟。
2. 焦虑分级干预
◦ 用GAD-7量表筛查,评分≥8分者:
✦ 轻度:发放《呼吸训练手册》,含二维码视频;
✦ 中重度:联合心理科,通过CBT识别“头晕→过度换气→加重”循环,教授替代思维(如“眩晕会过去,我能控制呼吸”)。
(三)家庭照护者心理赋能
• 指导家属使用“三句话安抚法”:
“这是常见发作,不会一直这样”
“已固定好头部,暂时不要动”
“每5分钟评估,先专注呼吸”
• 引导家属记录发作细节(时间、体位、症状),避免过度追问“会不会更严重”,转移焦虑焦点。
三、药物与体位协同护理
(一)用药体位管理
• 服用倍他司汀等内耳循环改善药时,建议静卧状态下服用,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体位变化,防低血压加重眩晕。
• 静脉输注甘露醇时,抬高床头15°-20°,监测电解质(防低钾),避免平卧位颅内压波动。
(二)并发症预防
• 跌倒风险:高危患者(如合并共济失调)加用床栏,中危者活动需陪同,床边备呼叫器。
• 误吸预防: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恢复期进食速度<10分钟/餐,选择糊状食物(如粥、蛋羹)。
四、健康教育:从发作到预防的全程指导
(一)居家体位指导
• 绘制“体位流程图”:平卧制动→坐起训练→站立扶持→行走辅助,标注禁忌动作(如快速摇头、晨起直接坐起)。
• 推荐工具:使用充气颈托固定头部,床头安装扶手便于坐起,避免长时间低头(如看手机>1小时)。
(二)心理自助与复发预防
• 发放“心理工具包”:含深呼吸音频、白噪音文件、前庭训练指导,推荐“潮汐”“眩晕助手”APP记录发作。
• 避免诱因:
✦ 梅尼埃病:限盐(<2g/日)、戒烟酒、咖啡因;
✦ 前庭性偏头痛:规律作息,避免奶酪、巧克力、强光;
✦ BPPV:避免蹦极、过山车等剧烈运动,枕头高度与肩同宽。
结语
头晕/眩晕发作期护理需“体位干预精准化、心理支持个体化”。通过“制动-评估-渐进活动”的体位管理,结合“安抚-训练-家庭协同”的心理策略,可有效缩短发作时间、降低焦虑水平。护理人员需成为患者“平衡守护者”,将科学护理转化为可操作的日常习惯,同时强化预防教育,帮助患者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管理”,实现眩晕发作频率与严重程度的双重改善。
(王凤仙 杞县中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