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异常的护理干预与安全防护

2023-02-28 20: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步态异常类型与机制分析

帕金森病(PD)患者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导致运动调节障碍,常见步态异常包括:

1. 冻结步态(FOG):行走中突然出现短暂不能抬脚,如脚粘在地面,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多发生于起步、转弯或通过狭窄空间时。

2. 慌张步态:行走时躯干前倾、步幅小、频率快,似难以止步,易跌倒。

3. 小步态:步幅减小(<50cm),行走缓慢拖曳,转身困难。

4. 姿势不稳:站立或行走时重心偏移,平衡能力下降,易向后倾倒(后冲步态)。

影响因素:多巴胺能药物波动(“开-关”现象)、疾病进展、合并抑郁或认知障碍、肌肉僵硬及视力减退等。

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一)运动疗法:改善步态协调性

1. 步态训练技巧

◦ 视觉提示法:在地面贴彩色胶带(间隔30-50cm),嘱患者“踩线行走”;使用激光手杖(投射光斑引导步幅),克服冻结步态。

◦ 听觉提示法:跟随节拍器(60-80拍/分钟)或音乐节奏行走,通过规律节奏提升步幅一致性。

◦ 重心转移训练:靠墙站立,缓慢前后移动重心(从脚跟到脚尖),每次10分钟,每日2次,增强平衡感。

2. 康复器械辅助

◦ 助行器选择:轻症患者可用四脚拐(提供稳定支撑);中重度患者使用带轮助行器(带手刹),避免使用单脚拐增加跌倒风险。

◦ 平衡垫训练:站立于平衡垫上,进行左右摆臂或转头动作,每次5分钟,每周3次,强化核心肌群。

3. 药物与运动协同

◦ 调整多巴类药物剂量与时间,确保训练时处于“开期”(药物起效时段),如餐前1小时服药,避免高蛋白饮食影响吸收。

◦ 对于冻结步态频繁者,可遵医嘱临时使用短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阿扑吗啡鼻喷剂)。

(二)环境改造:减少跌倒隐患

1. 居家空间优化

◦ 地面处理:更换防滑地砖或铺设PVC塑胶地板,避免地毯(易绊倒);门口、卫生间安装扶手,马桶旁设L型扶手便于起身。

◦ 通道管理:清除走廊、客厅杂物,保持宽度≥80cm;电线、拖鞋等归位,避免横跨地面。

◦ 照明设置:安装感应夜灯(如床旁、卫生间路径),夜间亮度≥50勒克斯,避免强光刺激。

2. 辅助器具配置

◦ 穿戴设备:穿防滑底鞋(如橡胶底),避免穿拖鞋或带鞋带的鞋子(易松脱);使用腰围固定带,增强躯干稳定性。

◦ 移动辅助:在卧室与卫生间之间放置坐便椅,减少长距离行走;楼梯加装扶手及照明,必要时安装座椅电梯。

(三)日常生活行为干预

1. 起步与转身技巧

◦ 起步困难:站立时先做“原地踏步”动作2-3次,或向前轻推患者骨盆辅助启动;想象“跨过门槛”的动作,克服冻结。

◦ 转身训练:避免急转(易重心不稳),采用“三步转身法”:先迈一只脚转向目标方向,再迈另一只脚,最后调整身体重心。

2. 能量管理

◦ 避免连续行走超过20分钟,每10分钟休息片刻,坐下时双手撑椅面辅助起身,减少下肢疲劳。

◦ 洗澡时使用淋浴凳,避免久站;外出时携带折叠凳,便于随时休息。

3. 心理支持与认知训练

◦ 冻结步态常伴随焦虑加重,可通过正念呼吸(吸气4秒→呼气6秒)缓解紧张情绪;进行记忆游戏(如数字背诵)或拼图,改善认知对步态的影响。

三、安全防护核心策略

(一)跌倒风险评估与监测

1. 标准化评估工具:使用Morse跌倒评分表,评估内容包括步态、药物(如镇静剂)、环境等,评分≥45分者列为高风险,需加强防护。

2. 实时监测手段:

◦ 佩戴智能手环(监测步态速度、跌倒报警),如跌倒后30秒未起身自动联系紧急联系人。

◦ 家属每日观察患者行走状态,记录冻结步态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发场景(如“转弯时发生3次,每次约10秒”)。

(二)应急处理与康复指导

1. 跌倒后处理流程

◦ 就地评估:勿立即扶起,先询问有无疼痛(尤其是髋部、腰部),观察意识、呼吸是否正常。

◦ 正确搀扶:若无意识障碍,协助患者缓慢坐起→靠坐墙角→双手撑地跪起→扶家具站立,避免牵拉患侧手臂(易脱臼)。

◦ 就医指征:跌倒后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意识模糊或呕吐,立即拨打120,拍摄X线或CT排除骨折、颅内出血。

2. 家庭照护者培训

◦ 学习帕金森病步态异常的专业护理知识,掌握“视觉-听觉提示”实操方法及跌倒急救技能。

◦ 制作《安全备忘录》:贴于冰箱或床头,内容包括紧急联系人电话、常用药物剂量、近期跌倒记录等。

(三)长期管理与健康教育

1. 定期多学科随访:每3-6个月至神经内科联合康复科门诊,调整药物方案并优化康复计划,必要时进行吞咽、语言功能评估(预防因误吸导致的跌倒风险)。

2. 患者教育内容

◦ 发放《步态训练手册》,附图示及视频二维码,便于居家练习;讲解药物与饮食禁忌(如高蛋白餐影响左旋多巴吸收,建议晚餐食用)。

◦ 组织PD患者小组活动,分享步态管理经验,如“使用激光手杖后冻结步态减少50%”等真实案例,增强依从性。

四、特殊场景应对方案

(一)外出活动防护

• 避免高峰时段出行,选择人少、平坦路面;随身携带“帕金森病急救卡”(注明姓名、诊断、家属电话、常用药物)。

• 乘坐公共交通时,优先选择座位靠近车门处,便于起身下车;使用轮椅者需固定安全带,避免急刹车时前倾。

(二)药物波动期护理

• 识别“关期”(药物失效时段)表现:步态拖曳加重、冻结频繁,提前调整活动计划(如“关期”尽量卧床休息)。

• 遵医嘱使用透皮贴剂(如罗替戈汀)或肠道缓释剂(如左旋多巴甲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

结语

帕金森病步态异常的护理需结合运动康复、环境改造与心理支持,通过“精准评估-个性化干预-动态调整”模式,最大限度降低跌倒风险。患者与照护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将步态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如听音乐散步、看电视时做平衡练习),同时借助科技辅助设备(智能监测、激光引导)提升安全性。每一次科学的步态干预,都是对自主行走能力的守护,帮助患者在PD病程中保持更高的生活独立性。

 

(王凤仙 杞县中医院 神经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