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已经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并在世界范围内被誉为能够与现代医学比肩发展的第二大医学体系。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医药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通过多种方法,中医药不仅能够从不同角度补充现代医疗手段,还能提供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更为全面的服务。
一、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
中医药始终秉持 “以人为本” 理念。“整体观” 要求从人体全身状况考量肿瘤,将其视为整体失衡的局部表现,关注生活各方面对病情影响。“辨证论治” 依据患者具体症状、体征等精准辨明证型制定方案。“三因制宜” 中,因时会依四季调整用药,如冬季适当温阳;因地考虑地域差异,潮湿地区重祛湿;因人则根据年龄、体质等确定药量与药味。“四诊合参” 全面收集信息,综合判断病情。通过调和阴阳、畅通气血,采用内治外治结合,增强机体免疫,抑制癌细胞,缓解患者症状。
二、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常用手段。像龙葵、蒲公英等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龙葵含生物碱干扰癌细胞代谢致其凋亡;蒲公英抑制癌细胞增殖且抗炎抗氧化。人参、党参等能提升机体免疫力,人参皂苷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党参调节免疫并抗疲劳。它们从调节阴阳平衡入手,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缓解癌症不适症状。
2.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改善代谢功能,激发免疫系统活性。针对癌症患者疼痛,针刺合谷、内关等穴位可释放内啡肽镇痛;刺激关元、气海等穴位能补肾壮阳、固本培元,增强机体元气与抗病力。同时,针刺中脘、天枢等穴位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机体自我修复能力。
3.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通过作用于局部区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增加氧气供应,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比如对长期卧床或因疼痛致肌肉紧张的患者,揉法、滚法等作用于肩颈、腰背、四肢,可缓解痉挛、改善循环、减轻疲劳。按摩头部太阳穴、百会穴及足底涌泉穴等,能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焦虑失眠,使患者身心放松,增强心理承受力,提升生活质量。
4.艾灸疗法:艾灸借助燃烧艾草产生的热能作用于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激发免疫系统活性。对于寒性肿瘤及阳气不足患者,艾灸神阙、关元等穴位可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改善局部循环代谢,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像一些腹部寒凝气滞型肿瘤,艾灸能缓解腹痛腹胀、畏寒肢冷症状。艾灸命门、肾俞等穴位还可提升阳气,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久病或放化疗后阳气亏虚的患者有良好调理效果。
5.食疗:中医食疗依据肿瘤患者的体质与病情,精心挑选食材并采用合适烹调方式。如阴虚体质患者,选择百合、银耳等滋阴食材,制成羹汤滋养阴液,缓解口干舌燥等症状,还提供营养。气虚体质者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益气食物,制成粥品增强脾胃运化,提升元气。香菇、木耳等抗癌食材常食有益,香菇多糖具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合理搭配为康复助力,通过食物性味归经调和阴阳平衡,辅助药物治疗。
三、中医药在肿瘤不同阶段的应用
1.手术前后的中医药治疗:早期肿瘤患者手术虽为首选,但手术创伤大易致气血两虚。术前服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扶正固本、调理气血,增强手术耐受性、降低风险;术中针刺内关、合谷减轻麻醉反应与手术应激;术后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扶正固本,促进脾胃运化吸收营养,恢复体力,增强免疫,抑制残留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
2.化疗期间的中医药治疗:化疗杀伤癌细胞同时损害正常组织器官引发不良反应。中医药可调节阴阳平衡减轻毒副反应,如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缓解化疗恶心呕吐,和胃降逆理气止呕;黄芪、枸杞子等中药配伍成方升高白细胞、增强免疫,减轻化疗对身体损害,提升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度,保障化疗效果。
3.放疗期间的中医药治疗:放疗虽能灭肿瘤,但射线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产生副作用。中医药采用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之法,沙参、麦冬等养阴生津药物缓解放射性食管炎、肺炎等导致的咽干口燥、咳嗽等症状;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改善放疗部位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纤维化;八珍汤、归脾汤等凉补气血方剂提升机体机能,增强放疗耐受性,提高肿瘤控制率与患者生存率。
4.中医药防治肿瘤复发和转移: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复发转移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药以扶正固本为法,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健脾养胃,促进营养吸收,增强机体抵抗力;枸杞子、菟丝子等补肾填精中药调节内分泌与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功能状态,抑制肿瘤细胞复发转移。同时注重情志调节,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缓解焦虑抑郁,因不良情绪影响免疫与内分泌,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抗癌,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地位独特重要,多种方法补充现代医疗,提供全面服务。但治疗需依患者个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且不能取代西医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未来,中西医结合模式将使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大力量,发挥其独特优势,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推动肿瘤治疗领域发展。
(赵苗苗 郑州市中医院 肿瘤血液科 主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