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技术中,上臂输液港(ARM PORT)作为一种创新的静脉输液装置,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且持久的静脉通路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上臂输液港的定义、适用人群、优势、使用注意事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先进的医疗技术。
一、上臂输液港的定义
上臂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它以手臂的贵要静脉、肱静脉或头静脉作为入口,植入导管,并将港座完全埋入手臂皮下,从而形成一个可以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通路。该系统主要由供穿刺的港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液体、营养支持治疗、输血以及血样采集等医疗操作。
二、适用人群
上臂输液港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患者:
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如肿瘤患者,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期化疗和反复输液的患者。
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这类患者的静脉穿刺难度大,使用上臂输液港可以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
胸壁皮肤破损或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不适合植入胸壁输液港,此时上臂输液港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选择。
需要频繁血液采样监测的患者:上臂输液港方便进行血样采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三、上臂输液港的优势
保护静脉:上臂输液港的使用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有效保护了患者的静脉,减少了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感染风险低:由于港座完全植入皮下,且体表无外露导管,大大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使用期限长:上臂输液港可在人体内留存使用长达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静脉通路。
维护周期长:治疗间歇期间,患者只需每四周对上臂输液港进行一次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也减少了患者的不便。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臂输液港的使用不受日常活动限制,患者可以正常洗浴、游泳等,且港座位于上臂内侧,位置隐蔽,符合美学要求,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减少并发症:与胸壁输液港相比,上臂输液港发生气胸、夹闭综合征的机率更低,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
四、上臂输液港的使用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在置管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疾病史、心电图、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以确保患者适合植入上臂输液港。
置管过程:置管过程应在独立置管室或手术间进行,操作人员需保持手卫生,佩戴无菌手套、口罩等,以确保无菌操作。置管时,应选择合适的血管,并遵循标准的置管流程。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减少术侧肢体活动,防止牵拉导致局部出血或水肿。同时,应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维护:治疗间歇期,患者应按时到具有维护资质的正规医院进行上臂输液港的维护,每次维护需携带《输液港患者手册》以便详细记录。
日常注意事项:患者应避免重力撞击港座植入部位,避免置港侧手臂提过重物体(>5kg)以及过度活动,如举哑铃、引体向上、打球等。同时,应保持港座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观察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五、上臂输液港的临床应用
上臂输液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上臂输液港为患者提供了一条稳定、安全的静脉通路,减少了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和损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上臂输液港还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支持、长期间歇输血、输液治疗以及难以建立周围静脉通路的患者中。
六、结语
上臂输液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其安全、便捷、持久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静脉通路选择。然而,任何医疗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患者在选择使用上臂输液港时,应充分了解其相关知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医护人员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以确保上臂输液港的安全、有效使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上臂输液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上臂输液港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高永 河南省人民医院 介入导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