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食管早癌的“筛查秘籍”:如何早期发现?

2024-10-15 18: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然而,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早期筛查,我们可以大大提高食管癌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食管早癌的筛查方法,帮助大家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一、认识食管癌

食管癌是指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类型。鳞状细胞癌在我国较为常见,多发生于食管中段;而腺癌则多与Barrett食管相关,常见于食管下段。食管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食管疾病等。

  • 饮食习惯:腌制食品、红肉类食品、加工肉类及油炸食品的摄入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而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营养均衡,则有助于降低风险。

  • 遗传因素: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 环境因素:某些地区食管癌高发,可能与当地的环境因素有关。

  • 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白斑等食管疾病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食管早癌的症状

早期食管癌的症状常不明显,易被忽略,这也是早期食管癌较难发现的主要原因。早期症状主要有:

  • 胸骨后不适:患者可能感到胸骨后有轻度的不适或疼痛。

  • 吞咽时轻度哽噎感:进食时,尤其是吞咽干硬食物时,可能有哽噎感。

  • 异物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如类似米粒或蔬菜叶贴附在食管壁上。

  • 闷胀感、烧灼感:部分患者可能感到食管内有闷胀感或烧灼感。

  • 食管腔内轻度疼痛:进食后,食管腔内可能有轻度疼痛或食物停滞感。

由于这些症状与食管的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三、食管早癌的筛查方法

早期筛查是降低食管癌病死率的关键策略。通过识别高危人群并采用合适的筛查方法,能够早期发现肿瘤或癌前病变,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1. 高危人群识别

《食管癌诊疗指南》将符合下列任何一项者定义为食管癌高风险人群:

  • 年龄≥40岁且来自食管肿瘤高发地区。

  • 有食管肿瘤家族史。

  • 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烟酒、暴饮暴食、快饮快食、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和喜食腌制、霉变、熏烤、油炸、干硬、辣、咸及烫的食物)。

  • 患有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 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

针对高危人群,应采取措施,及时、有效、恰当地干预,如宣传戒烟、限酒和营养平衡等,并在食管癌高发区广泛开展以高危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工作,进而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筛查方法

目前,食管早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

  •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食管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是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在我国已经应用30余年。这种方法通过双腔管带网气囊拉网普查结合X线、内镜活检或刷片检查,能够发现X片上看不到的食道癌迹象。在食管癌的高发区,医疗机构通常用它来初筛普查食道癌,筛查的阳性率可高达60%~80%,甚至90%以上。细胞学检查操作简便、设备简单、患者痛苦小,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钡餐检查、CT检查等。X线钡餐检查可以使钡剂在肿瘤的部位做停留,确定癌变的位置,但容易忽视浅表的小肿瘤。CT检查则可以观察食管的形态和结构,发现食管癌的征象。这些检查手段对于评估食管癌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它们对于早期黏膜内病变的诊断价值相对有限。

  •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胃镜或食管镜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可以发现早期食管癌的微小病灶。内镜检查时,还可以应用碘染色、窄带成像(NBI)等技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 普通白光内镜:能够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形态、色泽、血管纹理等情况,发现病变后可进行活检明确病理诊断。但对于一些早期微小病变或平坦型病变的检出率可能相对较低。

  • 色素内镜:通过喷洒特殊染料(如碘液、亚甲蓝等),可使食管黏膜病变部位与正常黏膜形成鲜明对比,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尤其有助于发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 窄带成像内镜:利用特殊的光学滤光片,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和浸润深度,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内镜检查结合活检组织病理学是诊断食管肿瘤癌前病变的金标准。大量的筛查实践及临床观察均证实,在食管癌高危人群中开展内镜筛查可以发现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四、筛查建议与预防措施

1. 筛查建议

针对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推荐定期进行内镜检查。筛查时间间隔根据病变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 推荐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内镜下高危因素或病变长径>1cm者,每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并持续5年。

  • 无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每隔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Barrett食管患者,每隔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2. 预防措施

除了进行定期筛查外,预防食管癌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食管癌的建议:

  • 保持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减少摄入腌制、熏制、油炸等食品,降低食管癌的风险。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限酒,降低患病风险。

  • 控制体重: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包括食管癌。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 积极治疗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白斑等食管疾病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治疗这些疾病,有助于降低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 加强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食管癌。

五、结语

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但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早期筛查,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从改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关注食管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内镜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早期食管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对食管早癌的筛查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积极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张婷婷 河南省人民医院 国际医疗中心内镜中心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