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如何看待肾虚:症状与调理方法

2024-12-31 02: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虚指的是肾的精气亏损、阴阳不足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候。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视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与人的生长发育、生殖繁衍密切相关,是人体生命的源泉。因此,护肾尤为重要。

肾虚的分类

在中医理论中,肾虚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为:肾阳虚和肾阴虚。

1. 肾阳虚

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不足,肾阳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就像自然界中的太阳,肾阳虚,阳虚生外寒,机体失去肾阳温煦,常以“怕冷”为表现而出现以下症状:

腰膝酸软:感到腰背冷痛和膝盖酸痛无力、乏力。

自汗、多汗:主要在白天表现为持续的、不受控制的出汗,不因外界因素影响(如运动、劳累、天热或者穿衣过多),汗液一般比较清稀、不黏腻且没有味道。

畏寒肢冷:由于阳气不足,患者常感到怕冷,手足冰凉,面色苍白。

小便清长:肾阳气不足,不能蒸腾气化水液,表现为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同时可能伴随水肿现象。

阳痿早泄:男性可能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表现为阳痿、早泄等。

舌脉:苔白、脉沉细无力。

2.肾阴虚

肾阴虚是指肾脏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机体失去滋养,导致虚热内扰,表现为以下症状包括:

五心烦热:患者常感到两手心、两脚心、心口烦热,颧红,口干舌燥。

潮热盗汗:表现为入睡后出汗,醒后出汗即止,失眠多梦。

遗精、经量减少:男性可能出现遗精早泄现象,女性则出现月经量少。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肾虚常见误区

  肾脏病≠肾虚

  肾虚是中医的概念,是指肾的精气亏损、阴阳不足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候。中医所说的肾,不像西医的肾那样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具体脏器,不仅仅是指肾脏,而是包括内分泌、免疫、泌尿、生殖、呼吸、神经、血液、运动等系统在内的一个整体的概念。“肾脏病”是西医的概念,是肾脏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临床常见疾病有各种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急慢性肾衰竭等。西医所说的肾脏病与中医“肾虚”症状不全一致,前者主要以水肿、高血压、泡沫尿、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临床表现,常伴有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彩超等指标的异常。

三、肾虚的常见病因

1.先天禀赋不足:由于父母体弱多病、精血亏虚的时候怀孕或者怀孕期间疏于调养等原因,都可以导致孩子肾虚。

2.情绪因素:不良情绪影响机体的气血运行,会有气滞、气虚、血瘀、血虚等症状,气血受损,肾得不到气血的濡养而导致肾虚。中医上讲恐则伤肾,尤其是惊恐的情绪最为伤肾。

3.过度劳累:过度劳累损耗气血,肾得不到充足的气血养护,导致肾虚。

4.房劳过度:房劳过度,肾精过度转化为生殖之精,会导致出现肾虚。

5.久病伤肾:长期慢性病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错误,损耗气血,伤津耗气,肾气得不到充足的濡养,会导致肾虚。

6.年老体衰: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消耗,容易出现肾虚的症状。

四、肾虚调理方法:

1.肾阳虚调理方法

药物: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等药物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

饮食: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韭菜、茴香、羊肉、生姜等。这些食物有补肾壮阳止功。

2. 肾阴虚调理方法

药物: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参麦地黄丸等药物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适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躁等症状。

饮食:可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冬瓜、百合、银耳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补充体内的阴液。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病急乱投医,更不要偏听偏信,听信偏方、验方,乱吃各种补肾药物。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要找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专业中医医生会根据病情来进行辨证论治,看究竟是属于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根据病情有的放矢的对症治疗。

结语

肾虚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了解其分类、症状、病因以及调理方法对于呵护肾脏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中医调理手段,可以有效改善肾虚的症状。

 

 

(黄文玉 濮阳市中医医院 肾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