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踝部疾病,踝管综合征又称跖管综合征或者跗管综合征,是一种由踝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踝管内容物(如胫神经、胫后血管及周围肌腱等)受压或损伤所引起症状群。这一病症会导致足部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实时的影像诊断方法,在踝管综合征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超声诊断踝管综合征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踝管综合征的概念
踝管是一个位于内踝后下方、由屈肌支持带与跟骨内侧面组成的骨纤维管道,包含胫神经、胫后动静脉及踇长屈肌、趾长屈肌腱等结构。任何导致踝管内容物增加的病变,都可以导致踝管内的胫神经受压,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受压的临床表现。患者通常表现为足底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甚至可能出现足下垂等运动功能障碍。
二、超声检查在踝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实时、经济且易于重复的影像诊断方法,在踝管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踝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结构,包括胫神经、胫后动静脉、周围肌腱等,并评估其是否存在异常。
三、踝管综合征的超声表现
踝管内占位性病变:
在超声检查中,可以明确占位性病变性质,比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神经鞘瘤等。超声可以明确其性质,比如踝管内最常见的为腱鞘囊肿,囊肿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的圆形或是椭圆行占位,通常表现为无回声,部分伴分隔。
胫神经受压变形:
胫神经在踝管内受到压迫时,其形态和走行会发生改变。在超声图像上,可见胫神经卡压处局部变细,甚至可能出现扭曲。还可以表现为胫神经内部回声减低,出现水肿增粗,部分伴有血流信号增多。
胫后动脉血流改变:
踝管综合征还可能影响胫后动脉的血流,在超声图像上,可见胫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甚至可能出现涡流或湍流等异常血流信号。这些改变提示胫后动脉可能受到压迫或损伤,进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周围软组织水肿:
踝管综合征患者常伴随周围软组织水肿。在超声图像上,可见踝管周围软组织回声减低,厚度增加,甚至可能出现积液。这些改变提示踝管内压力增高,导致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
四、超声诊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踝管综合征的超声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探头:
应选择高频线阵探头,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全面的扫查:
应对踝管及其周围软组织进行全面的扫查,包括横切面、纵切面、斜切面等多个切面,以全面评估其结构和功能。
扫查技巧:
寻找神经困难时,可以用彩色多普勒先显示胫后血管,胫神经与之紧邻,再寻找胫神经。
五、结语
踝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踝部疾病,表现为胫神经受压引起的症状。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实时的影像诊断方法,在踝管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全面的扫查和结合临床症状,医生可以准确判断踝管综合征的病情和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对于踝管综合征,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以恢复足部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齐清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超声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