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科创伤,特别是骨折,需要迅速且专业的处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最大限度地避免长期并发症。以下是急性骨科创伤紧急处理流程的详细指南,旨在确保患者在从受伤到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妥善照顾。
一、现场安全评估与初步处理
确保安全:
在开始急救前,首先要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评估现场是否存在火灾、漏电、倒塌物等潜在危险,必要时立即报警或采取安全措施。
初步检查:
迅速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和循环是否稳定。
观察有无明显出血、骨折、刺伤等伤害。
保持患者安静:
骨折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伤情。
告知患者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移动。
预防感染:
对暴露的伤口进行初步消毒处理,使用清洁的纱布或衣物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二、紧急呼叫与急救措施
呼叫急救:
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号码,提供详细的地址和患者情况。
保持冷静,按照接线员的指示进行初步急救。
控制出血:
如果患者有明显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止血。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若出血严重,可考虑使用止血带,但需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疼痛管理:
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但需注意患者过敏史和现有药物治疗情况。
可以通过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固定骨折部位:
使用软垫、毛巾等物品,避免骨折部位的进一步移动。
不要尝试自行复位或固定骨折,以免加重损伤。
三、患者转运与持续监护
准备转运: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准备好担架或其他转运工具。
保持患者平稳,避免过度移动。
密切监护:
在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
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安慰和鼓励,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让患者感受到安全和关爱。
四、医院救治与术前准备
到达医院:
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进行详细的伤势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计划,包括必要的手术准备。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X光、CT等,以明确骨折类型和程度。
准备手术室,确保设备齐全、功能正常。
给予患者术前用药,如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麻醉药物以减轻手术疼痛。
手术过程:
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
确保手术操作准确、精细,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功能。
五、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监护:
手术后,将患者送入恢复室进行密切监护。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以及疼痛程度。
疼痛管理:
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以减轻术后疼痛。
鼓励患者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及时报告疼痛情况。
康复锻炼:
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以促进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情感支持。
综上所述,急性骨科创伤的紧急处理流程涉及现场安全评估、紧急呼叫与急救措施、患者转运与持续监护、医院救治与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护理与康复等多个环节。通过专业、迅速且全面的处理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功能恢复,并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孙海中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