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长期腹泻,微生物检验如何揪出 “幕后黑手”

2024-12-13 11: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腹泻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多数人偶尔腹泻后,通过调整饮食或适当休息便能恢复。但要是遭遇长期腹泻,情况可就不容小觑了。长期腹泻不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脱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那么,长期腹泻背后的 “幕后黑手” 究竟是谁呢?这时候,微生物检验就能发挥关键作用,帮助我们精准揪出病因。

长期腹泻的原因复杂多样,而微生物感染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常见的肠道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不同的微生物引发的腹泻症状和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借助微生物检验来明确诊断。

微生物检验首先会从粪便样本入手。粪便,这个看似普通的排泄物,实则蕴含着大量肠道微生物的信息。临床医生会指导患者正确采集粪便样本,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采集后的粪便样本会被迅速送往检验科,检验人员会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样本进行检测。

在细菌检测方面,最常用的方法是细菌培养。将粪便样本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就像是为细菌精心准备的 “食物”,不同的细菌偏好不同的 “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细菌会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检验人员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的细菌种类。例如,大肠杆菌的菌落通常呈现圆形、边缘整齐、湿润且光滑;而痢疾杆菌的菌落相对较小,无色透明。之后,还会进行一系列的生化试验,进一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特性。比如,通过检测细菌对不同糖类的发酵能力、是否产生特定的酶等,来准确鉴别病原菌。如果培养出霍乱弧菌,那就意味着患者可能感染了烈性传染病霍乱,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治疗等紧急措施。

病毒检测则相对复杂一些。由于病毒无法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需要借助特殊的检测技术。目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是核酸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这种技术就像一个 “基因复印机”,能够将病毒的核酸片段进行大量扩增,从而便于检测。以轮状病毒为例,它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通过提取粪便样本中的核酸,利用针对轮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进行 PCR 扩增,如果检测到轮状病毒的核酸序列,就可以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此外,免疫学检测方法也常用于病毒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它通过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相应病毒。

对于真菌引起的腹泻,常见的致病真菌是白色念珠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粪便样本涂片,如果发现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孢子以及假菌丝,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就可能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此外,真菌培养也是常用的检测方法,将样本接种在真菌专用培养基上,培养出白色念珠菌后,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寄生虫检测同样不容忽视。一些肠道寄生虫,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也是导致长期腹泻的原因。检测寄生虫时,检验人员会采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样本,寻找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或成虫。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或包囊,就可以明确诊断为贾第鞭毛虫感染。对于一些难以通过直接镜检发现的寄生虫,还可以采用免疫学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除了上述针对单一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外,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这项技术能够对粪便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的核酸进行测序,无需预先知道病原体的种类,就可以全面、快速地检测出样本中存在的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它就像是给肠道微生物做了一次全面的 “基因普查”,能够发现一些传统检测方法难以检测到的病原体,为长期腹泻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更有力的手段。

微生物检验在揪出长期腹泻的 “幕后黑手” 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多种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准确判断导致腹泻的病原体,为临床医生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所以,当出现长期腹泻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微生物检验,以便早日明确病因,恢复健康。

(王萌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