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紧急处理措施

2024-09-11 15: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儿童呼吸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在0-14岁的儿童中,其发病率高达7.9%-18.1%。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可能导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并掌握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紧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儿童呼吸道异物的危害

儿童呼吸道异物多发生于1-3岁的幼儿,由于他们的咀嚼能力尚未成熟,吞咽食物的协调性较差,更容易出现气管异物问题。异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可能导致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窒息等严重后果。常见的异物包括花生、瓜子、果冻、巧克力、汤圆等,这些食物容易因为咀嚼不充分而被误吸入喉部,进而阻塞气管。

二、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症状

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症状根据堵塞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堵塞时,孩子可能出现剧烈的呛咳、气急,但仍能呼吸。完全堵塞时,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痛苦,无法发声,呼吸困难,且双手呈V字形放置在颈前咽喉部。此外,还可能出现面色青紫、声音浑浊等症状。

三、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紧急处理措施

1.背部拍击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

对于1岁以下婴儿呼吸道异物的紧急处理,可采用背部拍击法。将婴儿面部朝下放置于施救者的手臂上,同时用手稳稳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确保婴儿的头部低于胸部。随后,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击5次,以尝试将异物拍出。若拍击后异物仍未排出,应立即将婴儿翻转为仰卧位,继续托住其头部,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婴儿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进行5次按压,按压深度约为4cm。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异物被成功排出。

2.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施救者需站在受害者身后,双脚呈弓步状,前脚脚掌稳稳置于受害者两脚之间。随后,施救者用两手臂紧紧环绕受害者的腰部,同时一手迅速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精准放置在受害者胸廓下与脐上之间的腹部位置,即脐上两横指处。另一只手则紧紧握住该拳头,以快速、有力且带有节奏的方式向内上方重击压迫受害者的腹部。这一过程需持续重复进行,直至异物被成功排出为止。

3.心肺复苏术

若患者失去意识,在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前,应首先使其处于仰卧位进行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术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其中胸外按压需特别注意按压的深度、频率,并确保避免按压到肋骨或内脏器官,以确保急救的有效性并减少潜在伤害。通过规范操作,尽力挽救患者生命。

四、儿童呼吸道异物的预防措施

1.避免坚硬食物

不要给3岁以下儿童食用带壳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豆类等。这些食物容易因为咀嚼不充分而被误吸入喉部。

2.限制圆形食物

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食用圆形坚硬的食物,如硬糖、葡萄等。这些食物容易卡在喉咙里,造成窒息。

3.养成良好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避免口含玩具或小物件,因为这些物品容易被孩子误吞或误吸,造成安全隐患。家长应教育引导,确保孩子远离此类危险行为,保障其健康安全。

4.专心进食

应培养孩子专心进食的习惯,进食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惊吓或责骂孩子,也不要让孩子将吃饭当作游戏或边吃边跑,以确保孩子安全、健康地进食,促进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5.定期检查玩具

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的玩具,确保没有部件脱落或产生碎片,因为这些小物件容易被孩子误吸或误吞,带来安全隐患。

6.远离危险物品

避免孩子接触生活垃圾或危险物品,如纸片、碎鸡蛋皮等。这些物品容易被孩子误吸或造成其他伤害。

五、结论

儿童呼吸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严重时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并掌握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紧急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异物堵塞的程度,并采取合适的急救方法。同时,要加强预防意识,减少孩子误吸异物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李晓 河南省儿童医院 小儿呼吸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