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其咀嚼和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加之好奇心强,容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吸入气道,造成支气管异物堵塞,引发窒息危险。因此,掌握儿童支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知识和急救技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篇关于儿童支气管异物紧急处理及急救知识的详细介绍,旨在提高家长和看护者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一、认识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是指异物(如食物、小玩具零件、果核等)误入气管或支气管内,导致呼吸道梗阻,严重时可能引起窒息。儿童是支气管异物的高发人群,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其气道狭窄、喉部保护机制不健全,更容易发生此类事故。
二、症状表现
支气管异物的症状因异物大小、位置及阻塞程度而异,常见表现包括:
突然剧烈呛咳:异物进入气道后立即引起剧烈咳嗽。
呼吸困难:随着异物阻塞气道,孩子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甚至窒息。
面色发绀:由于缺氧,孩子面色可能由红转紫。
一侧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异物阻塞一侧支气管时,听诊可发现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其他并发症:长时间异物留存可引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
三、紧急处理原则
面对儿童支气管异物,时间就是生命,迅速而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步骤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1. 保持冷静,判断情况
首先,保持冷静,迅速评估孩子状况。如果孩子还能咳嗽或说话,说明气道未完全阻塞,鼓励其继续咳嗽尝试自行排出异物。
2. 背部叩击与胸部按压(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若怀疑气道完全阻塞,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立或跪在孩子身后,双手环抱孩子腰部。
一手握拳,拇指侧紧贴孩子腹部中线(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柔软部位)。
另一手包住拳头,并快速向上、向内用力挤压腹部,形成一股冲力帮助异物排出。
持续进行直到异物被咳出或孩子失去反应。
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采用改良版海姆立克急救法:
让婴儿面朝下躺在你的前臂上,头低脚高,用手托住婴儿的下巴以保持头部稳定。
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打5次。
如果异物未排出,将婴儿翻过来,脸朝上躺在你的大腿上,用两指按压胸骨下部(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异物被排出或婴儿失去反应。
3. 拨打急救电话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或异物排出后,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中国的120),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4. 心肺复苏(CPR)
如果孩子失去反应、呼吸停止,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四、预防措施
预防支气管异物,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心看护:
监督饮食:避免孩子在奔跑、玩耍时吃东西,确保食物切成小块,易于咀嚼。
教育引导:教育孩子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讲解异物吸入的危害。
定期检查玩具:确保玩具没有可拆卸的小部件,避免成为潜在的异物来源。
提高安全意识:家庭成员都应了解支气管异物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
五、结语
儿童支气管异物虽凶险,但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可以有效降低其带来的风险。家长和看护者应将预防放在首位,同时熟悉并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措施,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耐心教导,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刘文霞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