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支气管异物,紧急处理!儿童误吸的急救知识大放送

2025-03-19 15: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其咀嚼和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加之好奇心强,容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吸入气道,造成支气管异物堵塞,引发窒息危险。因此,掌握儿童支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知识和急救技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篇关于儿童支气管异物紧急处理及急救知识的详细介绍,旨在提高家长和看护者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一、认识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是指异物(如食物、小玩具零件、果核等)误入气管或支气管内,导致呼吸道梗阻,严重时可能引起窒息。儿童是支气管异物的高发人群,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其气道狭窄、喉部保护机制不健全,更容易发生此类事故。

二、症状表现

支气管异物的症状因异物大小、位置及阻塞程度而异,常见表现包括:

突然剧烈呛咳:异物进入气道后立即引起剧烈咳嗽。

呼吸困难:随着异物阻塞气道,孩子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甚至窒息。

面色发绀:由于缺氧,孩子面色可能由红转紫。

一侧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异物阻塞一侧支气管时,听诊可发现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其他并发症:长时间异物留存可引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

三、紧急处理原则

面对儿童支气管异物,时间就是生命,迅速而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步骤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1. 保持冷静,判断情况

首先,保持冷静,迅速评估孩子状况。如果孩子还能咳嗽或说话,说明气道未完全阻塞,鼓励其继续咳嗽尝试自行排出异物。

2. 背部叩击与胸部按压(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若怀疑气道完全阻塞,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立或跪在孩子身后,双手环抱孩子腰部。

一手握拳,拇指侧紧贴孩子腹部中线(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柔软部位)。

另一手包住拳头,并快速向上、向内用力挤压腹部,形成一股冲力帮助异物排出。

持续进行直到异物被咳出或孩子失去反应。

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采用改良版海姆立克急救法:

让婴儿面朝下躺在你的前臂上,头低脚高,用手托住婴儿的下巴以保持头部稳定。

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打5次。

如果异物未排出,将婴儿翻过来,脸朝上躺在你的大腿上,用两指按压胸骨下部(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异物被排出或婴儿失去反应。

3. 拨打急救电话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或异物排出后,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中国的120),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4. 心肺复苏(CPR)

如果孩子失去反应、呼吸停止,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四、预防措施

预防支气管异物,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心看护:

监督饮食:避免孩子在奔跑、玩耍时吃东西,确保食物切成小块,易于咀嚼。

教育引导:教育孩子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讲解异物吸入的危害。

定期检查玩具:确保玩具没有可拆卸的小部件,避免成为潜在的异物来源。

提高安全意识:家庭成员都应了解支气管异物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

五、结语

儿童支气管异物虽凶险,但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可以有效降低其带来的风险。家长和看护者应将预防放在首位,同时熟悉并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措施,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耐心教导,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刘文霞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