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症患者如何护理?家属必看指南

2023-05-18 17: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亲人陷入重症困境,家属往往陷入焦急与无助。然而,恰当的护理能为患者的康复带来希望之光。以下便是一份重症患者护理的关键指南。

一、环境营造:舒适与安全的港湾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适宜的病房环境是康复的重要基础。温度维持在 22 - 24℃,湿度控制在 50% - 60%,这样的温湿度能使患者感到舒适惬意,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病房务必定期通风换气,让新鲜空气流入,减少病菌的滋生繁殖,但在通风时要留意避免过堂风直接吹拂患者,防止其着凉或不适。室内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对患者眼睛造成刺激,特别是脑部疾病患者或眼部存在问题的患者,柔和光线可减少其视觉上的负担与不适。病房的布局设计应简洁明了,确保患者周围没有杂物和障碍物,一方面方便医护人员迅速开展抢救及护理操作,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跌倒、碰撞等意外事件的风险,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治疗空间。

二、基础护理:细致入微的关怀

在重症患者护理中,身体清洁至关重要。要定期帮助患者擦拭身体,着重清洁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因为这些地方容易积聚汗液和分泌物,若不及时清理,极易引发皮肤问题。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需定时为其翻身,一般每 2 小时进行一次,并配合使用气垫床、减压敷料等辅助工具,有效预防压疮的产生。在翻身操作过程中,动作务必轻柔,缓慢移动患者身体,同时仔细检查患者皮肤是否有发红、硬结等早期压疮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口腔护理也不可忽视,每日至少进行 2 次,使用温水或专用口腔护理液,用棉球或纱布轻柔地擦拭牙齿、牙龈和口腔黏膜,彻底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从而降低口腔感染的几率,减少因口腔感染引发肺部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三、饮食照料:营养支撑的关键

依据患者病情与医嘱调配饮食。若患者无法自主进食,鼻饲是常见营养供给方式。鼻饲液应选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配方,如富含蛋白质的营养液、匀浆膳等,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增加剂量与浓度。控制鼻饲速度,一般每次 200 - 300 毫升,持续 20 - 30 分钟,温度保持在 38 - 40℃,防止反流、误吸与胃肠道不适。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食物应清淡、软烂、少渣,如蔬菜泥、鱼肉粥等,遵循少食多餐,由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软食、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维持身体代谢需求与康复能量储备。

四、病情监测:警惕的守护者之眼

家属要学会基本的病情观察方法。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并记录。体温异常可能预示感染,如持续高热需警惕败血症;血压波动影响器官灌注,过高可致脑出血,过低则引发器官缺血。若患者心率过快、过缓或心律不齐,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呼吸急促、浅表或呼吸困难,可能存在肺部病变或呼吸衰竭。同时,留意患者意识状态,如是否清醒、有无嗜睡、烦躁、昏迷等,以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变化,这些对判断脑部病情进展至关重要,任何异常都应即刻告知医护人员。

五、心理抚慰:心灵的慰藉之光

重症患者常伴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多陪伴交流,用温暖语言安慰鼓励,如 “你会好起来的,我们一直在身边”。耐心倾听患者倾诉,让其宣泄情绪。可在病房摆放患者喜爱的物品、照片,播放舒缓音乐,营造温馨氛围,缓解紧张心理。对于有意识障碍或无法言语的患者,肢体接触如握手、轻抚额头等也能传递关爱与力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助力其心理康复。

六、结语

重症患者的护理之路布满艰辛,却也蕴含希望。家属在此过程中承担着沉甸甸的责任,然而,只要掌握科学的护理知识,并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转化为患者康复途中的强大助力。家属与医护人员紧密协作,在每一次的病情观察、生活照料和心理支持中,都倾注全力。从细致地为患者清洁身体、协助进食,到时刻留意生命体征变化,再到给予温暖的精神慰藉,家属的每一份努力都在为患者积攒力量,推动着他们迈向生命的转机,迎接重生的曙光。

(闫克歌 舞钢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