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可不是小事,在生活里,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像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撞击等都可能导致颅脑损伤。这时候,科学的护理就显得尤为关键,其中对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更是重中之重。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一、为啥要重点观察意识和生命体征
(一)意识:大脑的“信号灯”
意识就像是大脑的“信号灯”,能直观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正常人意识清醒,对周围环境有清晰认知。可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状态就复杂了,可能变得嗜睡,怎么都睡不够;或者陷入昏迷,怎么叫都没反应;也可能出现谵妄,胡言乱语、精神错乱。要是发现患者意识变差,比如从清醒变得嗜睡,那很可能是病情加重了,得赶紧通知医生。
(二)生命体征:身体的“晴雨表”
生命体征是身体的“晴雨表”,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1. 体温:颅脑损伤后,体温可能会升高。这是因为脑部受伤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身体就像失控的温度计,温度不正常。如果体温持续升高,可能意味着有感染或者脑部损伤严重。
2. 脉搏:脉搏能反映心脏的跳动情况。颅脑损伤患者的脉搏可能会变快或者变慢。脉搏过快,可能是身体在努力应对损伤,也可能是失血过多;脉搏过慢,可能是颅内压升高,压迫了重要神经。
3. 呼吸:正常呼吸平稳有规律。但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可能变得急促、浅快,或者呼吸节律紊乱。呼吸异常往往是病情危急的信号,因为呼吸不畅会导致大脑缺氧,加重损伤。
4. 血压:血压能反映身体的循环状态。颅脑损伤患者的血压可能升高,这是身体为了保证大脑供血,自动调节的结果;也可能降低,那可能是失血过多或者身体状况太差。
二、怎么观察意识和生命体征
(一)意识观察有妙招
1. 简单对话法:可以经常和患者聊聊天,问问今天星期几、现在在哪里,看他能不能准确回答。要是回答含糊不清,或者答非所问,那就得注意了。
2. 疼痛刺激法:用手指轻轻按压患者的眼眶、指甲等部位,观察他有没有躲避、皱眉等反应。要是没有反应,说明意识障碍比较严重。
3. 观察睁眼情况:看看患者是能自主睁眼,还是需要外界刺激才睁眼,又或者根本睁不开眼。自主睁眼说明意识相对较好,而不能睁眼则提示病情较重。
(二)生命体征监测要细心
1. 体温测量:可以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一般36℃ - 37℃是正常的。测量时要注意体温计和皮肤充分接触,测量时间要足够,一般5 - 10分钟。
2. 脉搏测量:把手指放在患者手腕的桡动脉处,感受脉搏的跳动,数一数1分钟跳了多少下。正常脉搏60 - 100次/分钟。测量时要注意脉搏的强弱、节律是否整齐。
3. 呼吸观察: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数1分钟呼吸次数。正常成年人呼吸12 - 20次/分钟。同时,要注意呼吸的深度、节律,有没有呼吸急促、费力等情况。
4. 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测量,一般收缩压90 - 139mmHg,舒张压60 - 89mmHg是正常范围。测量时要注意血压计的袖带大小合适,绑的位置要正确。
三、观察到异常怎么办
(一)意识异常
一旦发现患者意识变差,比如从清醒变得嗜睡,或者出现昏迷、谵妄等情况,要立即通知医生。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把他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二)生命体征异常
1. 体温异常:如果体温超过38℃,可以先用湿毛巾给患者擦额头、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要是体温持续不降,或者超过39℃,就要及时告知医生,可能需要药物降温。
2. 脉搏异常:脉搏过快或过慢,都要密切关注。如果脉搏超过120次/分钟,或者低于50次/分钟,要马上通知医生,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 呼吸异常:呼吸急促、浅快,或者呼吸节律紊乱,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要立刻让患者坐起来,帮助他呼吸,同时呼叫医生,准备好吸氧设备等急救物品。
4. 血压异常: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如果收缩压超过160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90mmHg,可能需要使用降压药物;如果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可能是休克的表现,要马上进行抗休克治疗。
颅脑损伤的护理至关重要,对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是护理的关键环节。大家要记住这些观察方法和应对措施,在遇到颅脑损伤患者时,就能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的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知识,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贾二聪 伊川县人民医院 外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