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主动脉夹层:血管中的“夹层惊魂”

2025-07-01 09: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在人体的血管网络中,隐藏着一种被称为主动脉夹层的凶险疾病。它如同一个隐藏在血管中的“夹层惊魂”,随时可能给患者的生命带来致命威胁。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主动脉夹层,揭秘这一血管疾病的真面目。

二、主动脉夹层的定义与成因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它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一个假腔,导致动脉壁分离成真假两个腔道。正常的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组成,当内膜撕裂时,高速、高压的血流通过裂口冲入中膜,将中膜与外膜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

夹层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动脉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内膜受损。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动脉壁可能发生撕裂,形成夹层。高血压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壁变硬、弹性降低,易于发生撕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也可能诱发夹层的形成。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主动夹层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埃-唐综合症等,患者具有夹层的遗传倾向。这些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血管壁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等结构成分发生异常,从而增加主动脉夹层的风险。

4. 炎症性疾病:某些炎症性疾病如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可能导致血管壁炎症反应,进而诱发夹层的发生。

5. 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如可卡因、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等,以及某些医源性操作如导管插入、血管内支架植入等,也可能增加夹层发生的风险。

三、主动脉夹层的类型与分布

主动脉夹层可以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和范围进行分类。根据夹层起源和主动脉受累的部位,夹层动脉瘤可以分为Stanford-A型和Stanford-B型:

1. Stanford-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无论破口位置),可能扩展至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 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I型和II型,病情较为凶险,一经发现需要马上急诊外科手术。

2. Stanford-B型:第一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开始),夹层仅累及降主动脉或向下延伸入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Stanford-B型相当于常规的DeBakey-III型,病情相对稳定,但也需要尽快治疗,以免撕裂处越来越大,导致破裂。

夹层一般出现在主动脉上,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动脉,如腹主动脉、髂动脉等。不同部位的夹层其危险程度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四、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夹层发生的部位、范围以及是否累及主动脉分支血管等。

1. 疼痛:疼痛是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症状,常呈撕裂样或刀割样持续性难以忍受的锐痛。疼痛的发生部位与夹层发生的部位有关,累及近端升主动脉时主要表现为前胸部疼痛,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时可出现颈、咽及下颌部疼痛,累及降主动脉时多表现为肩胛区疼痛,腹主动脉夹层形成可引起后背、腹部及下肢疼痛。若疼痛出现迁移,则提示夹层进展。

2. 高血压:由于主动脉夹层的形成,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这是因为主动脉夹层导致动脉壁弹性降低,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疼痛等刺激也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3. 多脏器损伤:当夹层累及主动脉分支血管的开口时,会造成相应脏器的供血障碍,继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大脑缺血、晕厥、昏迷、偏瘫或腹痛、腹胀、肠麻痹、肠坏死等。

4. 休克:若夹层破裂,可引起大出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五、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方法

由于主动脉夹层的病情复杂且危险程度高,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1.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很高,不仅可以确定疾病分型、破口定位,还可以对主动脉的返流量进行分析。敏感性高,观察结果较可靠。

2.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可以分辨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并可以观察到内膜在何处撕裂、夹层的范围、分型、病变部位与主动脉分支的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身上带有金属物的病人不能检查磁共振,且该检查费用较高。

3. CT血管造影(CTA):CTA检查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内膜钙化情况,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CTA检查,可以明确夹层的部位、范围以及是否累及主动脉分支血管,还可以精准测量,活动各项详细数据等。

4. 主动脉造影(DSA):主动脉造影可以更具体准确地确定病变部位和程度,但它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不单独应用,往往在具体微创治疗过程中使用。

六、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减少血流对动脉管壁的冲击,从而降低破裂的风险。常用的药物包括硝普钠、β受体拮抗剂等。硝普钠可以迅速降低血压,而β受体拮抗剂则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左心室张力和心肌收缩力。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将支架植入夹层部位,隔离主动脉内膜破口,使血液无法流入管壁。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死亡率低等优势,常应用于B型主动脉夹层。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夹层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通过外科手术用人造血管替换病变部位的血管。常应用于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但对于病情凶险的A型夹层来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七、主动脉夹层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这包括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适量运动以及定期进行体检等。对于已经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来说,护理也至关重要。

1. 绝对卧床休息:患者发病后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改变体位,以减轻疼痛并防止动脉瘤进一步撕裂。

2.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平稳。

4. 心理支持:主动脉夹层的病情凶险,患者可能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八、夹层动脉瘤的预后与康复

主动脉夹层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等。对于早期发现并接受及时治疗的患者来说,预后通常较好。然而,对于病情凶险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来说,预后可能较差。

康复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心理治疗则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以预防夹层的复发。

九、案例警示

近年来,关于主动脉夹层的报道屡见不鲜。许多患者因为忽视了对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控制,或者没有及时进行体检和治疗,最终导致了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和破裂。例如,有报道称一名高血压患者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突然感到胸背部剧烈疼痛,经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由于病情凶险,患者最终不幸丧命。这一案例警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夹主动脉夹层的预防和治疗,切勿掉以轻心。

十、结语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被称为血管中的“夹层惊魂”。然而,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它,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它。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及时接受诊断和治疗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患主动脉夹层的风险并提高治愈率。同时,对于已经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来说,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共同关注主动脉夹层这一潜在威胁,守护我们的血管健康。

(苗超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