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积水:脑袋里的“水患”该如何应对?

2024-07-20 17:4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体复杂精妙的生理系统中,大脑堪称最为神秘且关键的器官。而当一种名为“脑积水”的病症悄然来袭,大脑便仿佛遭遇了一场“水患”危机。脑积水并非简单的脑袋里“水多了”,它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病理机制,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种疾病,探讨应对它的有效策略。

一、大脑中的“水循环”

要理解脑积水,首先得明白大脑中的“水循环”。在我们的大脑内部和周围,存在着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叫做脑脊液。脑脊液就像大脑的“天然保护液”,它不仅能为大脑提供浮力,减轻大脑自身重量对脑组织的压迫,还能为大脑输送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维持大脑内环境的稳定。

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然后在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中循环流动,最后通过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血液。这个过程如同一个精密的循环系统,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确保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保持平衡,维持着正常的颅内压力。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脑脊液的总量大约在100 - 150毫升,每天会更新4 - 5次,总量约500毫升。

二、脑积水是怎么形成的

当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受阻,或者吸收出现障碍,就会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中积聚过多,从而引起脑室扩张,这就是脑积水。引发脑积水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先天性因素:有些婴儿在出生时就患有脑积水,这可能与先天性的脑部发育异常有关。比如,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出口闭锁等先天性畸形,会阻碍脑脊液的正常流动,导致脑积水的发生。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后天性疾病:许多后天性疾病也是导致脑积水的重要原因。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炎症会使脑脊液变得浑浊,其中的炎性渗出物可能堵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颅内出血,无论是外伤引起的脑出血,还是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自发性出血,血液在吸收过程中会形成纤维组织,同样可能阻碍脑脊液的循环;脑肿瘤则可能直接压迫脑脊液的循环通道,或者影响脑脊液的吸收,进而引发脑积水。另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维生素A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间接导致脑积水。

三、脑积水的症状表现

脑积水的症状因患者年龄、病情发展速度以及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婴幼儿脑积水:婴幼儿时期,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闭合,脑积水发生时,头颅会代偿性增大。患儿的头围会明显大于正常同龄儿童,而且增长速度很快。头皮静脉会扩张,看起来像一条条蚯蚓在头皮下蜿蜒。囟门也会增宽且张力增高,触摸时感觉像紧绷的鼓面。同时,患儿还可能出现双眼下视,即所谓的“落日征”,这是因为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运动神经,使眼球不能正常上视。此外,患儿还可能伴有烦躁不安、嗜睡、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症状。

成人脑积水:成人的颅骨已经闭合,脑积水发生时,头颅无法像婴幼儿那样通过增大来代偿。因此,成人脑积水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患者会出现头痛,这种头痛通常较为剧烈,多为胀痛,早晨起床时或用力、咳嗽时加重;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多呈喷射状;视力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性格改变等症状。如果病情持续发展,还可能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四、如何揪出“水患”

由于脑积水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所以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辅助检查来确诊。

问诊与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头部外伤、感染、肿瘤等相关疾病史,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等。在体格检查中,对于婴幼儿,医生会重点测量头围,观察囟门和头颅的形态;对于成人,则会检查神经系统的体征,如视力、视野、眼球运动、肢体运动和感觉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这是诊断脑积水的重要手段。头颅超声检查对于囟门未闭合的婴幼儿较为适用,它可以初步观察脑室的大小和形态。而对于大多数患者,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更为常用。头颅CT能够清晰地显示脑室系统的扩张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出血等其他异常;MRI则能提供更详细的脑部结构信息,对于判断脑积水的病因,如中脑导水管狭窄、肿瘤等,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此外,通过MRI还可以进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了解脑脊液的流动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

五、解决“水患”的策略

一旦确诊为脑积水,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目前,治疗脑积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脑积水或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药物治疗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常用的药物有脱水剂,如甘露醇,它可以通过提高血液的渗透压,使脑组织中的水分进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还有利尿剂,如呋塞米,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液体量,间接降低颅内压。此外,一些抑制脑脊液分泌的药物,如乙酰唑胺,也可用于治疗脑积水,但这些药物的效果往往有限,且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脑室 - 腹腔分流术。该手术通过在头皮下埋置一根分流管,一端插入脑室,另一端通过皮下隧道引入腹腔,将多余的脑脊液引流到腹腔,由腹腔内的腹膜吸收。这种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效果较为确切,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移位等。另外,还有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适用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该手术通过神经内镜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使脑脊液绕过梗阻部位,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这种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但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脑积水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神经外科疾病。了解它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了疑似脑积水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脑积水对大脑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郝昌 濮阳市中医医院 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