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头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不适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头痛的经历。有时,它可能只是一闪而过的轻微疼痛,稍作休息便会缓解;但有时,它却如恶魔般紧紧纠缠,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暗示着身体内部潜藏的严重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神经内科专家的指引,深入了解头痛的奥秘,探寻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头痛的类型
头痛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按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丛集性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其疼痛多为单侧,呈搏动性,程度较为剧烈,发作时间可持续4 - 72小时。很多患者在偏头痛发作前,还会出现视觉先兆,如眼前闪过亮点、暗点或锯齿状线条等。
紧张型头痛则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通常表现为双侧头部的紧箍样或压迫性疼痛,程度多为轻至中度,日常活动一般不会加重疼痛。它的发作时间不定,可短至数小时,也可持续数天甚至更久。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以及不良的姿势,都可能是紧张型头痛的诱发因素。
丛集性头痛相对较为罕见,但其疼痛程度却极为剧烈,被称为“自杀性头痛”。它的特点是单侧眼眶、颞部或额部的严重疼痛,常伴有同侧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等自主神经症状。丛集性头痛的发作具有规律性,往往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5 - 180分钟,可连续发作数周甚至数月,随后进入缓解期。
除了原发性头痛,还有许多继发性头痛,由其他疾病引起,如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颈椎病、五官科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中毒、内分泌紊乱等)。这些继发性头痛背后的病因复杂多样,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二、头痛的危害
头痛不仅仅是一种疼痛的感觉,长期或严重的头痛还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诸多危害。
在身体方面,频繁发作的头痛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患者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长期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引发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严重的头痛还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在心理方面,长期被头痛困扰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头痛带来的痛苦和不确定性,会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交生活。
三、应对策略
当头痛来袭时,我们应如何应对呢?神经内科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定时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缓解精神压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D、镁等营养素的食物,这些营养素对缓解头痛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头痛症状。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头痛,可以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能有效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这类药物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对于偏头痛患者,在发作初期可使用曲坦类药物,如舒马曲坦、佐米曲坦等,能迅速缓解头痛症状。而对于频繁发作的头痛,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预防性药物,如β - 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血管功能,减少头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物理治疗:当头痛发作时,可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治疗方法。例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额头、颈部或疼痛部位,每次热敷15 - 20分钟,每天数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头痛症状。也可以进行适度的头部按摩,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 - 2分钟,力度适中,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此外,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定期活动颈部和肩部,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因姿势不良引起的头痛。
及时就医:如果头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伴有发热、呕吐、视力模糊、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和实验室检查,明确头痛的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对于继发性头痛,只有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头痛问题。
头痛虽然常见,但我们绝不能轻视它。通过了解头痛的类型、危害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当头痛来袭时,不要惊慌,按照医生的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应对。让我们告别头痛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李建甫 禹州市中医院 神经重症监护病区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