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发热、多汗、关节痛?警惕布氏杆菌病!

2025-01-02 08: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概述

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与新冠、结核、艾滋等为同一类型,其传染性不容小觑。人类感染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菌血症、关节痛、全身乏力、肝脾肿大等症状。在我国,流行的布鲁氏菌主要以羊布鲁氏菌为主,其次为牛布鲁氏菌。

二、临床表现及分期

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病程在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热多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多汗以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

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主要表现为关节损害,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受累。此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三、传播途径

布氏杆菌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直接接触感染:与感染了布鲁氏菌的家畜密切接触,如羊、牛、猪等。

消化道传播: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或水,尤其是未煮熟的肉制品或未经高温消毒的乳制品。

呼吸道传播:通过吸入含有布鲁氏菌的气溶胶或尘埃。

皮肤黏膜传播: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直接接触导致感染。

四、预防措施

为预防布氏杆菌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病畜检疫:对病畜进行及时检疫、屠宰和隔离,防止病菌扩散。

注意食品安全:不吃不干净或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和奶,家庭食用畜肉应小块煮熟,生熟分放。

减少人与牲畜接触:减少人与牲畜的接触,与家畜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乳胶手套、口罩等。

消毒处理:对可能被病畜污染的家庭环境、物品、病畜粪便进行消毒处理。

五、治疗措施

对于布氏杆菌病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正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生素治疗:以足疗程、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为原则,以彻底消灭细胞内的布鲁氏菌。常用药物包括多西环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及利福平等。

对症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针对发热、疼痛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等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布病流行区的居民等。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等典型症状。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血沉、免疫学检查(如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等)以及病原学检查(如血液、骨髓、关节液等培养分离到布鲁氏菌)。

鉴别诊断时,需与风湿、结核等疾病相区分,以免误诊、漏诊。

七、总结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我们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布氏杆菌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闪海霞 南阳市中心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一病区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