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旅程。然而,这段旅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也可能遭遇突如其来的健康挑战。其中,急性肾盂肾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症状、原因、诊断、治疗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旨在提高准妈妈们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症状
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的腰痛(尤其是肋脊角区域)、高热(体温常超过38.5°C)、寒战、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液浑浊或伴有血尿。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泌尿系统存在感染,且感染可能已经上行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妊娠期间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因此妊娠期女性应格外警惕。
二、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原因
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原因包括:
生理变化: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输尿管蠕动减弱,加之子宫增大对输尿管的压迫,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易于细菌滋生。
免疫力下降:妊娠期间,准妈妈的免疫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细菌上行感染:大肠杆菌等细菌通过尿道上行至膀胱,进而感染肾脏,是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致病菌。
三、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诊断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询问病史,进行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肾脏形态和结构。
四、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治疗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以清除体内的细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这些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相对安全,但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滋生。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住院治疗,进行密切监测和支持性治疗。
五、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对母婴的影响
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包括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感染等。对准妈妈而言,感染可能蔓延至肾脏周围组织,引起肾周脓肿,甚至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状况。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六、预防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充足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出,冲洗尿道。
避免憋尿:有尿意时及时排尿,避免尿液滞留。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定期产检: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泌尿系统感染。
总结
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但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准妈妈们应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知,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积极的治疗,大多数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都能顺利康复,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记住,健康是孕期最美好的礼物,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珍贵的礼物。
(杨海静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内科病区/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