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为啥体检要查粪便潜血?一文讲清它的重要性

2025-01-21 20: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常规体检项目里,粪便潜血检查常常被不少人忽视,觉得它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这小小的检查,实则是健康的“侦察兵”,能帮我们发现身体隐藏的问题。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粪便潜血检查的重要性。

一、粪便潜血检查是什么

粪便潜血检查,就是检测粪便里是否含有肉眼看不见的血液。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粪便里不该有血,可一旦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病变,就可能导致少量出血混入粪便。这种出血量少,肉眼和一般显微镜检查很难发现,就需要借助粪便潜血检查。它通过特定的化学试剂或免疫方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的痕迹,判断是否存在潜血情况。

二、粪便潜血检查的重要作用

(一)早期发现肠道疾病

1. 肠道肿瘤筛查:肠道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粪便潜血检查对肠道肿瘤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像结直肠癌,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肠道黏膜的少量出血,这些血液随着粪便排出,通过粪便潜血检查就能捕捉到异常信号。据统计,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粪便潜血检查会呈阳性。及时发现,就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提高治愈率。比如,患者李先生在一次常规体检中,粪便潜血检查呈阳性,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早期结直肠癌,经过及时手术治疗,成功康复。

2. 肠道炎症监测:除了肿瘤,肠道炎症也会引发潜血。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血。通过粪便潜血检查,医生可以监测炎症的活动程度,评估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粪便潜血持续阳性,可能意味着炎症控制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二)辅助诊断全身性疾病

1. 血液系统疾病提示: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导致肠道等部位出血。粪便潜血检查可以作为这些疾病的辅助诊断依据。当发现粪便潜血阳性,同时患者伴有贫血、皮肤瘀斑等症状时,医生就会考虑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进行进一步检查。

2. 其他全身性疾病关联: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尿毒症等,也可能引起胃肠道黏膜的病变出血。粪便潜血检查能帮助医生从细微处发现这些潜在问题,综合判断病情,制定更全面的治疗计划。

三、哪些人尤其需要重视粪便潜血检查

(一)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肠道功能逐渐衰退,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人群是高发群体。定期进行粪便潜血检查,能及时发现肠道病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检查,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二)有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

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结直肠癌、肠道息肉等疾病,那么遗传因素会使个体患肠道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这类人群应将粪便潜血检查作为重点筛查项目,定期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肠镜检查。

(三)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上偏好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缺乏运动的人群,肠道负担较重,容易引发肠道疾病。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增加肠道黏膜受损的几率。对于这类人群,粪便潜血检查是监测肠道健康的重要手段,建议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四、粪便潜血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饮食调整

检查前3天应避免食用动物血、肝脏、瘦肉等富含铁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粪便潜血检查出现假阳性结果。同时,也要避免大量食用富含叶绿素的蔬菜,如菠菜等,以免干扰检查结果。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二)正确留取粪便样本

留取粪便样本时,要注意选取粪便的不同部位,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一般取蚕豆大小的粪便即可,将其放入专门的粪便采集容器中,避免粪便被尿液、水等污染。如果粪便过于干燥或稀溏,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应及时告知医生。

粪便潜血检查虽小,却在健康筛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早期发现肠道疾病,辅助诊断全身性疾病,尤其对中老年人、有肠道疾病家族史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意义重大。重视粪便潜血检查,遵循检查注意事项,让这个小小的检查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吴素英 河南省睢县中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