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报告里,“甲状腺结节” 这几个字越来越常见,让不少人忧心忡忡。甲状腺结节究竟是什么?会发展成癌症吗?我们该如何应对?今天,就来揭开甲状腺结节的神秘面纱,让它的 “结” 局不再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困局。
甲状腺与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位于脖子前方,形状像只蝴蝶,别看它个头不大,却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掌管着身体的新陈代谢,调节着身体的能量消耗、生长发育等重要功能,就像身体的 “小马达”,时刻维持着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
甲状腺结节,简单来说,就是甲状腺内出现的一个个小肿块。这些结节有的像实心的 “小肉球”,有的里面充满了液体,像个 “小水泡”,还有的是两者混合的状态。结节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只有几毫米,藏在甲状腺里很难被发现;大的则能长到好几厘米,甚至可能让脖子看起来有点肿。甲状腺结节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不过在中年女性中更为常见。据统计,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大约 20% - 76% 的人都能发现甲状腺结节,也就是说,每几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有甲状腺结节,它其实是相当普遍的。
甲状腺结节的症状表现
很多时候,甲状腺结节就像个 “安静的小麻烦”,悄无声息地待在甲状腺里,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不少人都是在体检做甲状腺超声时,才偶然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结节。只有当结节长得比较大,或者位置比较特殊时,才会开始 “搞事情”。
较大的结节可能会压迫周围的气管、食管和神经。当它压迫气管时,你可能会感觉呼吸不顺畅,尤其是在剧烈运动或者躺着的时候,这种憋气感会更加明显;要是压迫到食管,吃东西时就会觉得有东西挡着,吞咽变得困难;而一旦压迫到喉返神经,声音就会变得嘶哑,说话也没那么利索了。
还有一些结节比较 “活跃”,它们会自己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让人出现甲亢的症状。这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心慌,心脏就像敲小鼓一样跳个不停,还特别容易出汗,哪怕待在凉爽的地方也止不住。手也会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吃得多却还一直瘦,情绪也变得急躁,晚上还容易失眠。相反,在少数情况下,结节会破坏甲状腺组织,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引起甲减。这时候,整个人就像被抽去了力气,变得懒洋洋的,总是昏昏欲睡,特别怕冷,皮肤也变得干燥粗糙,还容易出现水肿,连大便也不规律了,经常便秘。不过要注意,这些症状并不是甲状腺结节独有的,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的情况。
甲状腺结节从何而来
甲状腺结节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碘的摄入和甲状腺结节关系密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如果长期碘摄入不足,甲状腺为了能合成足够的激素,就会像一个勤劳的小工厂,不断地 “加班加点”,过度工作就容易出现问题,可能会增生形成结节。但碘也不是越多越好,摄入过量的碘同样可能刺激甲状腺,增加结节的发病风险。
遗传因素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如果家族里有人得过甲状腺结节或者其他甲状腺疾病,那么你患甲状腺结节的几率就会比普通人高一些。这是因为家族遗传的某些基因可能存在缺陷,使得甲状腺细胞更容易出现异常增生,从而形成结节。
辐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是头颈部曾经接受过放射性治疗或者频繁接触辐射的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比如,在一些核电站事故后,周边地区居民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就显著上升。这是因为辐射会损伤甲状腺细胞的 DNA,导致细胞发生突变,进而引发结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桥本甲状腺炎,也和甲状腺结节的形成有关。在这种疾病中,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把甲状腺组织当成外来的敌人进行攻击,甲状腺组织在反复的攻击和修复过程中,就容易产生结节。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为甲状腺结节的出现埋下隐患。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情绪焦虑、抑郁,经常熬夜,缺乏运动等,都可能打乱身体的内分泌平衡,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让甲状腺结节有了可乘之机。
揪出甲状腺结节的方法
当你怀疑自己有甲状腺结节,或者体检发现甲状腺有异常时,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是关键。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你的症状、家族病史、之前得过什么病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等,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病情。接着,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用双手仔细触摸你的脖子,感受甲状腺的大小、形状,看看能不能摸到结节,以及结节的活动度怎么样,有没有压痛。不过,对于一些比较小的结节,单纯靠手摸很难发现,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先进的检查手段了。
甲状腺超声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结节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它就像一个神奇的 “透视眼”,能够清楚地看到甲状腺的结构,以及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情况和血流分布等重要信息。一般来说,良性结节往往边界清晰,形状规则,回声比较均匀,血流信号也不丰富;而恶性结节可能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匀,里面还可能有微小钙化,血流信号比较多。但要注意,这些特征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
甲状腺核素显像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是利用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情况,把结节分为 “热结节”“温结节” 和 “冷结节”。“热结节” 大部分是良性的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而 “冷结节” 则有一定的恶变可能性,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诊断标准。
对于那些通过超声和核素显像还不能明确性质的结节,医生可能会建议做 CT 或 MRI 检查。这两种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甲状腺和周围组织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结节的情况。
而要确定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细针穿刺活检是 “金标准”。在超声的引导下,医生会用一根非常细的针,准确地穿刺到结节里面,抽取少量的细胞,然后送到病理科进行检查。就好像给结节做了一次 “身份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就能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了。
应对甲状腺结节的策略
当确诊了甲状腺结节,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该怎么治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结节都需要马上治疗。大部分良性且没有症状的甲状腺结节,只需要定期去医院随访观察就可以了。医生一般会建议每隔 6 - 12 个月做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看看结节的大小、形态有没有变化。只要结节在随访过程中保持稳定,没有明显增大或者出现其他异常,就不用过于担心。
但是,如果结节比较大,已经出现了压迫症状,比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或者结节是高功能腺瘤,引起了明显的甲亢症状,又或者通过检查高度怀疑结节是恶性的,那就需要考虑治疗了。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消融治疗等。
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比较大的良性结节、有恶变倾向或者已经确诊为甲状腺癌的结节。手术方式有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医生会根据结节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
药物治疗方面,如果是因为碘缺乏导致的结节,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碘剂。而对于那些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比如甲亢或者甲减的患者,则需要服用相应的药物来调节甲状腺功能。
消融治疗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它是在超声的引导下,把消融针准确地插入结节内部,利用高温让结节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消除结节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而且美容效果好,不会在脖子上留下明显的疤痕。不过,消融治疗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甲状腺结节,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甲状腺结节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保持科学的态度,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随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就完全可以把它控制好,不让它的 “结” 局成为我们生活的困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定期进行体检,关注甲状腺的健康,为我们的身体筑牢健康防线。比如,在饮食上,沿海地区的居民因为平时吃含碘丰富的海产品比较多,碘摄入相对充足,就不需要额外大量补碘;而在内陆一些碘缺乏地区的居民,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坚持适度的运动,都有助于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功能,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和甲状腺结节说 “不”,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
(武海军 河南电力医院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