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认识心力衰竭:症状表现早知道

2024-10-18 14: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心脏病这个词,而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正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据统计,全球约有2600万心力衰竭患者,且患病人数仍在逐年上升。心力衰竭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心力衰竭,尤其是它的症状表现,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一、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力衰竭,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工作能力”下降了。正常情况下,心脏像一个高效的泵,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到全身,满足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代谢需求。而当心脏因为各种原因(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无法正常工作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此时,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出,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缺血、淤血的症状。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

根据心脏受损的部位和发病缓急,心力衰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左心衰竭:最为常见,主要是左心室功能受损。左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供应全身。左心衰竭时,血液不能顺利从左心室泵出,会导致肺循环淤血,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右心衰竭:通常是由于右心室功能障碍引起。右心室将血液泵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右心衰竭时,血液无法有效泵出,会造成体循环淤血,表现为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等。

全心衰竭:当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同时存在时,就发展为全心衰竭,病情往往更为严重。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骤,短时间内心脏功能急剧恶化,可危及生命。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

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发展缓慢,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多数心力衰竭患者最初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急性加重。

三、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这是左心衰竭最主要的症状,也是患者最早出现和最容易察觉到的症状。呼吸困难可表现为多种形式:

- 劳力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后可缓解。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而心脏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肺部淤血加重,引起呼吸困难。例如,原本能轻松爬三层楼梯的人,在心力衰竭初期,可能爬一层楼梯就会感到气喘吁吁。

- 端坐呼吸:患者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是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肺部淤血更加严重,而端坐位或半卧位能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淤血。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在夜间睡眠中突然憋醒,感到严重的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坐起或站立,可伴有咳嗽、咳泡沫样痰。这是因为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支气管收缩,同时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导致肺部淤血加重。

- 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竭最严重的表现,患者会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达30 - 40次/分钟,伴有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这种情况非常危急,需要立即抢救。

咳嗽、咳痰:也是左心衰竭常见的症状。由于肺部淤血,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咳嗽多在夜间或平卧时加重,咳出的痰液通常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痰。当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乏力、疲倦: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乏力、疲倦的症状。患者往往感到体力不如从前,稍微活动就容易疲劳,甚至日常的家务活动都难以完成。

水肿:是右心衰竭的典型症状,主要是由于体循环淤血,液体在组织间隙潴留引起。水肿通常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如双下肢,逐渐向上蔓延。早期表现为踝部水肿,在下午或长时间站立后明显,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随着病情加重,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包括腹部、阴囊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胸水和腹水。

腹胀、食欲不振:右心衰竭导致胃肠道淤血,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患者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以为是胃肠道疾病,延误了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尿量减少:心力衰竭时,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量减少。尤其是在夜间,患者可能会发现尿量明显少于白天。尿量减少会进一步加重体内液体潴留,加重水肿。

心悸:患者常感到心慌,心跳加快或不规则。这是因为心力衰竭时,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

四、心力衰竭症状的不典型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心力衰竭的症状有时并不典型,尤其是在老年人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中。例如,有些老年人可能只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而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水肿。还有些患者可能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因此,对于有心脏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人群,一旦出现上述不典型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心力衰竭的可能。

五、早发现早治疗

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多样,了解这些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心力衰竭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不缓解的情况下,应高度警惕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对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关注心脏健康,远离心力衰竭的威胁。

(王杕 郏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