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智齿一定要拔掉吗?什么情况下需要拔除智齿?

2025-01-27 18: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智齿,作为人类的第三磨牙,通常在18至25岁期间萌出。由于其生长时间正好处于人们心智成熟的阶段,智齿因此得名。然而,随着人类颌骨的进化,智齿萌出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有限,导致智齿常常出现各种生长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口腔问题。那么,智齿一定要拔掉吗?什么情况下需要拔除智齿?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问题。

一、智齿的生长情况与功能
智齿是人类口腔中的最后一颗磨牙,位于牙列的最末端。由于智齿的生长空间受限,它们常常无法完全萌出,或者萌出位置不正。智齿的生长情况因人而异,有的智齿能够正常萌出,并与对颌智齿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而有的智齿则完全埋伏在颌骨内,或者只萌出一部分。

智齿的功能主要是咀嚼食物。然而,由于智齿萌出时间较晚,且现代人饮食结构的改变,智齿在咀嚼功能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智齿的生长情况对其是否需要拔除具有重要影响。

二、智齿拔除的必要性
智齿是否需要拔除,主要取决于智齿的生长情况、对周围牙齿的影响以及是否引发口腔问题。以下是一些需要拔除智齿的常见情况:

① 智齿位置不正:智齿位置不正是拔除智齿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智齿都是歪着长、斜着长或横着长,由于其位置不正,容易把附近的牙齿挤歪,与邻牙形成间隙。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导致食物残渣和细菌的积存,不易清理,从而引发炎症,如智齿冠周炎、牙周炎等。长期下来,还可能影响整个口腔的健康,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龋齿等问题。
② 智齿反复发炎:智齿由于其特殊的生长位置,日常清洁较为困难,容易导致蛀牙和牙周炎等炎症。如果智齿反复发炎,且治疗价值较小,可以考虑拔除。智齿发炎时,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张口和进食。拔除反复发炎的智齿,可以有效避免炎症的反复发作,保护口腔健康。
③ 智齿没有对颌牙:当患者的智齿没有对颌牙或与对颌牙没有咬合关系时,智齿会过度萌出、过度伸长,形成咬合干扰,进而影响咀嚼功能。此外,过度伸长的智齿还可能咬到腮帮子,导致口腔黏膜溃疡等问题。因此,这类智齿也需要拔除。
④  智齿生长空间不足:一些智齿由于萌发空间不足而成为阻生齿,可能没有萌出或者只长出一半。阻生智齿不仅容易导致牙列不齐,还可能引起冠周间隙感染等问题。此外,阻生智齿还可能顶坏前面的邻牙,导致邻牙龋坏或牙髓炎等问题。因此,对于生长空间不足的智齿,也应尽早拔除。
三、智齿拔除的时机
智齿拔除的时机主要取决于智齿的生长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通常建议在18至25岁期间拔除智齿,因为这个年龄段智齿已经萌出或即将萌出,且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免疫力较强,有利于拔牙后的恢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智齿都需要在这个年龄段拔除。如果智齿生长情况良好,没有对周围牙齿造成影响,也没有引发口腔问题,可以保留智齿并定期观察。此外,对于孕妇、患有严重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拔牙需慎重考虑,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智齿拔除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在拔除智齿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拔牙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拔牙后的快速恢复。

①  拍摄牙片:在拔除智齿前,患者需要拍摄牙片或曲面体层片,以了解智齿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向以及牙根的多少和方向。这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拔牙方案,减少拔牙过程中的风险和并发症。
② 避免炎症期拔牙:如果智齿处于炎症期,应先控制炎症后再进行拔牙。炎症期拔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增加拔牙后的感染风险。
③  选择合适的拔牙时间:拔牙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或中午,以便在拔牙后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和处理拔牙后的不适。同时,应避免在月经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拔牙。
五、智齿拔除后的护理与恢复
智齿拔除后,患者需要做好护理工作,以促进拔牙创口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智齿拔除后的护理与恢复建议:

① 压迫止血:拔牙后,医生会在拔牙创口处放置棉球或纱布,让患者咬紧以压迫止血。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咬紧棉球或纱布,并保持一段时间,直到出血停止。
②  冰敷消肿:拔牙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肿胀的情况。为了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在拔牙后立即进行冰敷。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
③ 保持口腔卫生:拔牙后,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和细菌在拔牙创口处积存。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和漱口,以免刺激拔牙创口。之后可以使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避免触碰拔牙创口。
④ 合理饮食:拔牙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避免过硬、过冷、过热或辛辣食物刺激拔牙创口。同时,要保证营养的摄入,促进拔牙创口的愈合。
⑤ 定期复诊:拔牙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观察拔牙创口的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六、智齿拔除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智齿拔除虽然是一种小手术,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拔牙风险,保护口腔健康。

①  出血:拔牙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出血不止,应及时回医院复诊,以便医生进行止血处理。预防措施包括在拔牙前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避免在炎症期拔牙等。
②  感染:拔牙后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防措施包括在拔牙前控制炎症,保持口腔卫生,合理饮食等。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如疼痛加剧、肿胀加重等,应及时回医院复诊。
③ 面部肿胀和张口受限:拔牙后面部肿胀和张口受限也是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在拔牙后立即进行冰敷,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等。如果肿胀和张口受限症状严重,应及时回医院复诊。
④  神经损伤:智齿拔除过程中可能损伤下颌神经,导致下唇麻木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在拔牙前拍摄牙片,了解智齿与神经的关系,以及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拔牙等。
七、智齿拔除的替代方案
虽然智齿拔除是解决智齿问题的常见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对于一些生长情况良好、没有对周围牙齿造成影响且没有引发口腔问题的智齿,可以考虑保留并定期观察。此外,对于一些无法拔除的智齿,如完全埋伏在颌骨内的智齿,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替代方案进行治疗,如正畸治疗等。

八、总结
智齿是否需要拔除,主要取决于智齿的生长情况、对周围牙齿的影响以及是否引发口腔问题。对于位置不正、反复发炎、没有对颌牙、生长空间不足以及引发关节问题等智齿,需要由医生诊断后进行拔除。在拔除智齿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拔除智齿后,患者需要做好护理工作,以促进拔牙创口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了解智齿拔除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拔牙风险,保护口腔健康。

总之,智齿的拔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对于需要拔除的智齿,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拔牙前后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工作,以确保拔牙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拔牙后的快速恢复。

(张会克 宜阳县中医院 口腔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