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作为一种当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具有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的特点,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困扰。据相关统计,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中,约有七成的脑卒中死亡和约有五成的心肌梗死都与高血压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高血压疾病的危害之大。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需要患者长期用药治疗,科学、规律用药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一、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于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其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属于一种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
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当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中,利尿剂主要代表药物有螺内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降压效果较好且价格低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又称钙通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在临床抗高血压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适合各年龄段、各类型的抗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尤其适用于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见药物有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常见药物有氯沙坦、厄贝沙坦等;此两类药物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二、高血压用药注意事项
1、高血压用药原则
(1)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
(2)选取长效药物,最好为一天用一次,且能够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
(3)禁止擅自停用药物或更改药物剂量;
(4)药物治疗中同样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低盐、低脂饮食;
(5)结合而病情联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如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联用,既可以增加疗效,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
2、用药认识误区
第一,很多患者任务服用高血压药物会产生依赖性,且副作用较大,因此在血压正常后就会立即停药。实际上,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与其危害相比,副作用微乎其微。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不仅可以降血压,还能够维持血压平稳,因此药物调整需要遵从医嘱。
第二,部分患者认为血压需要控制得越低越好。这属于错误认知,血压在短时间内下降过低,超过自我调控限制后,会降低一些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进而引起脑血栓等不良事件。
高血压治疗需要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其血压,在药物服用过程中,需要遵循服药原则,正确认识降压药物作用,以发挥药物的最佳作用。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需做好自我管理,科学规律服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徐兆龙 永煤集团总医院 药剂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