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水管生锈”与冠心病:揭秘冠状动脉的硬化之谜

2023-04-09 09: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水管生锈的现象。水管如果年久失修,管腔里会逐渐积累杂质,导致生锈,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水管堵塞,影响水的正常流动。同样的,我们的心脏也有一套“水管系统”——冠状动脉,它们负责为心脏提供血液。这套“水管系统”也会发生类似的“生锈”现象,那就是冠状动脉硬化,进而可能进展至冠心病。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冠状动脉硬化的奥秘,以及它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一、冠状动脉硬化的基本概念

冠状动脉硬化,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壁内胆固醇、血小板等物质的堆积,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从而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这种堆积的物质形成斑块,就像水管里的锈迹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阻碍血液的流动。

冠状动脉硬化的常见诱发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吸烟等。这些因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中的脂质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其他因素如年龄增长、遗传因素、A型性格、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等也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硬化的风险。

二、冠心病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供应心脏血流的冠状动脉里逐渐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冠状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出现胸痛、胸闷、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当冠状动脉内膜下斑块造成管腔狭窄,血流通过缓慢,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时,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达2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此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脉内膜增厚,斑块合并出血、溃疡、钙化等使血管内膜粗糙不平,血小板易于聚集、吸附,从而使管腔内急性血栓形成或诱发冠脉血管持续痉挛,均会应引起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而发生心肌梗死。

三、冠心病的症状与诊断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臂、下颌或背部,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化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非典型症状可能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乏力、大汗等,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延误病情。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血液检查。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显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变。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室壁运动是否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够直接观察血管的狭窄或阻塞情况。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帮助诊断心肌梗死。

四、冠心病的治疗与预防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等药物,此外,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可减缓斑块的形成及进展。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发生心肌梗死时,需要进行血运重建,如冠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或冠脉旁路移植(搭桥)。

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体重等;合理搭配膳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摄入量,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环。戒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应限制酒精的摄入量。通过定期检测血压和血脂,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控措施,控制血压和血脂的水平。

五、从“水管生锈”看冠状动脉硬化的启示

水管生锈的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比喻,来理解冠状动脉硬化的过程。就像水管里的锈迹会逐渐阻碍水的流动一样,冠状动脉里的斑块也会逐渐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梗死。因此,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医疗手段来干预、来预防和延缓冠状动脉硬化的进程。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冠心病并不是一种可以轻视的疾病。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过程,涉及多个危险因素和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冠状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冠状动脉硬化就像水管生锈一样,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医疗干预来预防和延缓其进程。而冠心病作为冠状动脉硬化的严重后果,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心脏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韩志龙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