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频繁眨眼、眯眼的常见原因
(一)不良用眼习惯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从而引发频繁眨眼。此外,看书时光线过弱,会使眼睛需要更加努力地看清文字,增加眼睛的负担,也可能引起频繁眨眼。还有阅读距离过近,眼睛需要不断调节焦距,同样会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出现频繁眨眼的情况。一般来说,纠正这些不良用眼习惯后,频繁眨眼的症状可得到缓解。
(二)眼部疾病
异物:在孩子玩耍或处于灰尘较多的环境中时,粉尘等异物容易进入眼睛。这些异物会在眼睛内产生局部异物感,刺激眼睛,诱发孩子频繁眨眼。一旦将异物去除,症状通常会迅速缓解。
感染:结膜炎、角膜炎等炎症是导致孩子频繁眨眼的常见原因之一。炎症会使眼睛局部产生刺激,孩子会感到眼部烧灼感等不适症状,从而频繁眨眼。患有结膜炎时,孩子可能还会出现眼痒、眼球充血、发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角膜炎则可能伴有畏光、流泪等表现。
倒睫:孩子如果出现睫毛倒向眼球的情况,会因眼部疼痛、异物感而频繁眨眼。睫毛倒睫是指睫毛的方向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结膜,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眼部疼痛、异物感、发痒、畏光等。为了缓解眼部不适,患儿会频繁眨眼。如果睫毛长时间摩擦角膜,可能还会形成角膜溃疡,严重情况下会使孩子眼部失明。如果倒睫的数量比较少,并没有对球结膜和角膜造成损伤,则可以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按摩、拔除睫毛、冷冻治疗等。但如果倒睫的数量比较多,并且已经对球结膜和角膜造成损伤,则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如睑内翻矫正术等。
干眼症: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泪液分泌不足、泪液成分异常或泪液动力学异常,会导致孩子眼部干涩等不适,进而引起频繁眨眼。患儿可能会感到眼部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等。
屈光不正:当孩子存在视物不清的情况,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时,会频繁眨眼和眯眼。孩子出现屈光不正时,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看远距离目标时出现眯眼,或者喜欢近距离看事物。另外,还可能出现眼部疲劳,表现为频繁的眨眼、喜欢揉眼等不良习惯。
(三)其他情况
儿童多动症: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孩子,除了频繁眨眼外,还有耸肩等异常表现。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孩子会出现不由自主地频繁眨眼,同时可能伴有其他不自主的动作。
习惯性眨眼:孩子可能因不良习惯或模仿他人而形成习惯性眨眼。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眨眼行为通常没有明显的眼部不适,但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孩子眯眼的常见原因
(一)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引起眯眼看东西。孩子出现屈光不正时,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比如近视的孩子看远处视力减退,习惯性眯眼;远视的孩子看近处和远处都可能出现视物不清的情况,从而眯眼;散光的孩子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于一点,导致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为了看清楚物体也会眯眼。此外,屈光不正的儿童还可能出现容易眯眼、摆头或歪脑等症状,这是因为他们为了看清楚远处或近处的物体,眼睛需要用力调节,久而久之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面部长相和颈椎健康。
(二)眼睛炎症
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疾病,患儿在炎症刺激下眯眼视物。眼部炎症会使孩子局部产生刺激,出现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等不适症状。孩子因为眼睛不舒服,会不自觉地眯眼以减轻不适。
(三)其他因素
散光:先天因素导致视网膜成像不清晰,眯眼增加景深。散光主要由于先天因素,比如遗传所致。如果家长患有散光,宝宝出现散光的几率更高。散光的孩子看近处和远处事物时,总是眯眼才能看清,还会出现视力模糊、减退以及疲劳等症状,有些孩子还会出现斜颈、头痛等症状。
斜视:强光下易眯眼,还会有眼睛偏斜等症状。患有小儿斜视的孩子眼球常常指向不同的方向,可能会看到两个不同的画面,出现强烈的头痛或头晕等不适症状,为了尽可能减少双重影像,往往会眯眼或倾斜头部等。婴儿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难产、产钳助产、宫内窒息等,会导致眼部发生损伤,支配眼球的神经和肌肉出现异常,容易增加斜视风险。
近视:看远处视力减退,习惯性眯眼。一般近视的孩子看近处事物正常,看向远处由于视力减退,经常习惯性眯眼睛。近视主要与遗传有关,父母只要有一方是近视,孩子近视的风险更高。如果孩子长时间用眼过度、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学习或者缺乏运动、近距离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等,也容易增加近视的风险。
异物或疾病:眼睛有异物或疾病也可能导致眯眼。如果宝宝眼睛有异物或者有结膜炎、角膜炎等,也可能会频繁的眯眼睛。
三、孩子频繁眨眼、眯眼的应对方法
(一)眼部有异物或炎症
如果怀疑孩子眼部有异物或炎症,家长可以先翻开孩子的眼皮仔细检查。如果发现异物,可使用干净的棉签或镊子轻轻将异物取出,然后给孩子滴眼药水缓解不适。若不确定如何处理,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二)眼部疲劳、近视
对于因眼部疲劳或近视导致的频繁眨眼和眯眼,家长应注意孩子的用眼姿势和时间,防止眼睛疲劳。具体来说,要保持阅读时的适当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限制看书、玩手机或看电视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孩子的眼睛休息一下。同时,要注意光线明亮,避免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看书或看电视。
鼓励孩子每天进行至少 2 小时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运动等,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眼睛疲劳,并且有助于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验配眼镜,定期复查视力,以便及时调整眼镜的度数,防止眼睛疲劳。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疲劳。
如果孩子眼睛疲劳的情况持续不改善,建议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医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给出专业的治疗建议。
(三)多动症
如果孩子频繁眨眼的同时还伴有耸肩、做怪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是多动症引起的,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多动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兴奋剂来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多动症的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从而缓解眨眼睛的症状。
行为治疗方面,可以通过对患儿进行行为训练,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多动症的症状,从而缓解眨眼睛的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外,多动症患儿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等,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多动症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
(韩卫 河南省人民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