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别把孩子频繁眨眼当调皮,小心抽动症在作祟

2025-04-11 13: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细微的异常举动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或误解。比如,孩子频繁眨眼,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孩子调皮捣蛋、故意为之,或是简单地认为是眼睛疲劳、干涩所致。然而,有一种情况不容忽视——孩子频繁眨眼极有可能是患了抽动症。了解抽动症相关知识,对家长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至关重要。

一、认识抽动症

1.定义与症状

抽动症,医学上全称为“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重复、无节律、刻板的运动性抽动或(和)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频繁眨眼就是运动性抽动中极为常见的首发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表现为挤眉、皱鼻、噘嘴、摇头、点头、耸肩、甩手、踢腿等。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吸鼻、吐痰声、犬吠声等。这些症状往往在紧张、焦虑、疲劳、兴奋等情况下加重,入睡后消失。

2.发病原因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抽动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抽动症患者,孩子患抽动症的风险会相对增加。神经生物学因素方面,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异常,可能导致抽动症的发生。此外,心理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如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氛围不和谐、遭受惊吓或精神创伤等,都可能成为抽动症的诱发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孕期母亲感染、早产、低体重出生,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某些有害物质等,也与抽动症的发病有一定关联。

二、频繁眨眼与抽动症的关联

1.眼部肌肉抽动

孩子的眼睛周围分布着许多细小的肌肉,当这些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抽动时,就会导致频繁眨眼。这种眨眼与正常情况下的眨眼有着明显区别,正常眨眼是为了保持眼球湿润、清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自主性;而抽动症引起的频繁眨眼则是突然发生、不受孩子控制的,且眨眼频率较高,有时甚至会连续眨眼多次。

2.并非眼部疾病引起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频繁眨眼后,第一反应是带孩子去眼科就诊,检查是否存在眼部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倒睫等。当然,这些眼部疾病确实可能导致孩子眨眼增多,但在排除了眼部器质性病变后,如果孩子仍然频繁眨眼,就需要高度警惕抽动症的可能。因为抽动症引起的频繁眨眼并非由眼部本身的病变引起,而是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外在表现。

三、如何判断孩子频繁眨眼是否是抽动症

1.观察伴随症状

除了频繁眨眼外,如果孩子还伴有其他不自主的运动性抽动症状,如前面提到的挤眉、皱鼻、摇头等,或者出现发声性抽动症状,那么患抽动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例如,有的孩子在频繁眨眼的同时,还会不自觉地清嗓子,发出“吭吭”的声音,这时候家长就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2.关注症状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

抽动症引起的频繁眨眼等症状通常不是偶尔出现一次,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发作频率较高。如果孩子频繁眨眼的症状持续超过1-2周,且在这段时间内频繁发作,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3.留意症状与环境的关系

抽动症的症状往往会受到环境因素和孩子情绪状态的影响。在孩子精神紧张、焦虑、兴奋或者注意力集中时,症状可能会加重;而在孩子放松、睡眠或者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症状可能会减轻甚至消失。比如,孩子在考试前、被老师批评后,频繁眨眼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而在玩耍、看电视时,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通过观察这些症状与环境和情绪的关系,也有助于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

四、抽动症的危害

1.影响学习和生活

频繁眨眼等抽动症状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同时,这些不自主的动作和声音还可能会引起周围同学的异样眼光和嘲笑,导致孩子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孩子的社交和心理健康,严重时甚至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逃避社交活动。

2.影响身体发育

长期的抽动症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抽动症状会导致孩子身体肌肉频繁收缩,可能会引起肌肉疲劳、疼痛,甚至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此外,抽动症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而睡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免疫力等。

五、发现孩子患抽动症该怎么办

1.及时就医

一旦怀疑孩子患有抽动症,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专业的医院就诊,如儿童医院的神经内科或精神心理科。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来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2.综合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调整等。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和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中枢兴奋剂等,以控制抽动症状。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正确认识抽动症,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改善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此外,家长还需要帮助孩子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3.给予关爱和支持

在孩子治疗抽动症的过程中,家长的关爱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要理解孩子的痛苦和困扰,不要对孩子的抽动症状表现出过度的关注或批评指责,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要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孩子频繁眨眼可能隐藏着大问题,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王乐男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