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隐形的威胁,小儿疝气的识别与手术治疗

2025-01-16 09: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小儿疝气,作为一种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虽然多数情况下并不显现明显的症状,但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疝气,尤其是腹股沟疝和脐疝,在小儿中尤为常见,若未能及时识别并妥善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和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小儿疝气的识别与手术治疗。

一、小儿疝气的识别

小儿疝气的发生,多与腹壁先天性发育薄弱或缺损有关,使得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网膜等)通过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形成肿块。疝气的症状因年龄、疝的类型及严重程度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腹股沟疝:多见于男孩,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大腿根部)出现可复性肿块。当患儿哭闹、咳嗽或站立时,肿块明显增大;而在平卧或安静时,肿块可缩小或消失。部分患儿可出现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若发生嵌顿,则肿块变硬,伴有剧烈疼痛、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脐疝:多见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表现为脐部突出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直径可达1-2厘米,有时可达3-4厘米。肿块在患儿哭闹、咳嗽等腹压增加时增大,而在安静或平卧时缩小或消失。一般无特殊不适,但如发生嵌顿,则可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

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易哭闹等全身症状。若疝块较大,还可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二、小儿疝气的手术治疗

对于小儿疝气的治疗,手术是首选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修补腹壁缺损,防止腹腔内脏器再次突出。手术方法因疝的类型、年龄及严重程度而异,但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传统手术:对于腹股沟疝,传统手术方法是通过切开腹股沟管,找到疝囊并进行高位结扎。对于脐疝,则是切开脐部皮肤,找到疝囊并进行结扎或修补。传统手术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术后恢复较慢,且可能留下较大的疤痕。

腹腔镜手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小儿疝气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通过腹壁上的微小切口,利用腹腔镜器械进行疝囊的结扎或修补。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

疝囊高位结扎术:对于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方法通过结扎疝囊颈部,使疝囊不再突出,达到治疗目的。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且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小。

疝修补术:对于较大的疝块或伴有腹壁缺损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疝修补术。该方法通过缝合或植入补片等方式,修补腹壁缺损,防止疝块再次突出。

三、手术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术前应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及手术耐受性。术前应禁食禁水,避免术中呕吐引起窒息。同时,应做好患儿的心理疏导,减轻其恐惧和焦虑情绪。

术后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患儿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免伤口裂开或疝块复发。同时,应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患儿恢复。

随访与复查:术后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评估患儿的康复情况。如发现伤口感染、疝块复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四、结论与展望

小儿疝气虽然多数情况下并不显现明显的症状,但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家长和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小儿疝气的识别与手术治疗。通过全面的检查、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避免疝气的并发症和复发。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儿疝气的手术治疗将更加安全、有效和便捷,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家长也应加强对小儿疝气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发现并处理疝气问题,保障患儿的健康成长。

(丁斌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小儿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