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被慢性软组织损伤困扰着。从运动员因长期高强度训练引发的肌腱损伤,到办公室白领因久坐不动导致的肩颈疼痛,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工作与日常活动。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体外冲击波治疗为这类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一、什么是慢性软组织损伤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因长期反复的轻微损伤、急性损伤未愈或受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导致。像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就容易引发损伤。比如,一位每天在电脑前工作8小时以上的白领,颈部和肩部肌肉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现慢性劳损,引发疼痛、僵硬等症状。又比如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频繁受力,很容易受伤。这些损伤初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
二、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以往,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这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疗效往往不持久,需要反复进行。而手术治疗,虽能直接修复受损组织,但手术风险高、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还可能引发感染、粘连等并发症,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三、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原理
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其原理基于物理学中的声学原理。通过特殊的设备,产生高能量的冲击波,这些冲击波以脉冲形式进入人体。当冲击波到达病变部位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一方面,冲击波能够刺激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为受损组织的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冲击波还能激活细胞的自我修复机制,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加速受损软组织的愈合。此外,冲击波还具有镇痛作用,它可以改变神经末梢的细胞膜电位,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缓解疼痛。
四、临床研究成果显著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在一项针对网球肘患者的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另一组接受传统的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手臂的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复发率较低。而药物治疗组虽然疼痛也有所缓解,但复发率较高,且部分患者出现了药物副作用。
另一项针对跟腱炎患者的研究显示,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患者的跟腱厚度明显减小,炎症指标下降,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些临床研究结果都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五、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
体外冲击波治疗过程相对简单。患者只需躺在治疗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治疗部位和治疗参数。然后,将治疗探头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通过耦合剂使冲击波能够顺利进入人体。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局部有酸胀、刺痛等不适,但这些感觉通常是可以忍受的。每次治疗时间一般在15 - 30分钟左右,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3 - 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1 - 2周。
虽然体外冲击波治疗安全性高,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治疗部位有感染、皮肤破溃、肿瘤等情况时,不宜进行治疗。孕妇、有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也不适合接受这种治疗。在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轻微肿胀、疼痛等反应,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在1 - 2天内会自行缓解。患者在治疗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慢性软组织损伤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而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治疗原理、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为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带来了福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体外冲击波治疗会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更多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