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发生。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以下是家长必须了解的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与治疗常识。
一、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家长仍需留意以下迹象:
体温异常: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皮疹:皮肤可能出现发红、痒、痛或有脓液分泌的区域。
呼吸道症状:如呼吸急促、疲惫和咳嗽。
消化道症状:如频繁吐奶、腹泻或便秘。
其他表现:如黄疸加重、反应迟钝、嗜睡、拒食等。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就医。
二、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需要在医院中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负责。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的用药和剂量需要精确无误,以确保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直接补充新生儿血中各种免疫因子和抗体,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包括多次少量输入新鲜全血或血浆,以及换血疗法等。
休息和清洁:患有新生儿败血症的婴儿需要充足的休息和清洁,以恢复体力。
氧气疗法: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婴儿,可能需要进行氧气疗法以帮助呼吸。
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严重的新生儿败血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清除感染,重建受损的器官或维持婴儿的生命。
三、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比治疗更为重要。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保持良好的孕期保健:孕期保健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以降低宝宝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风险。
促进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因子和抗体,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因此,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维持宝宝的个人卫生:每天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尿布区干燥,避免尿布皮炎等感染的发生。
定期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各类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避免室内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经常通风换气,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等。此外,避免室内吸烟,尽量减少宝宝接触二手烟的机会。
避免宝宝接触感染源: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因此,要尽量避免宝宝接触感染源,如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与有感染的人接触,避免宝宝接触家禽和家畜等。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是预防宝宝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手段。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体检,包括测量体温、观察宝宝的皮肤和黏膜是否异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总结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但只要家长掌握了正确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从孕期保健开始,到宝宝出生后的个人卫生、疫苗接种、室内空气污染防控等,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家长要重视宝宝的健康,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宝免受感染的侵害。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确保宝宝远离新生儿败血症的威胁,健康成长。
(王晓垒 郏县人民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