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疝警报,颅内压监测如何为患者抢回“黄金时间”?

2025-02-12 14:2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中,颅内压(ICP)的急剧升高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风险因素,尤其是当发生脑疝时,情况更是刻不容缓。脑疝,即脑组织通过颅骨缺损、骨折缝隙或硬脑膜薄弱处向外疝出,是颅内压升高的严重后果之一,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引发脑疝综合征,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颅内压监测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通过实时、精确地测量颅内压力,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黄金时间”,以便迅速采取措施,逆转病情,挽救患者生命。

一、颅内压监测的重要性

颅内压监测是评估脑疝风险、指导临床决策的关键工具。正常成年人的颅内压范围大约在5-15mmHg之间,超过20mmHg即被视为颅内压增高,可能引发脑疝等严重后果。颅内压监测能够实时反映颅内压力的变化,帮助医生及时识别颅内压升高的早期迹象,从而迅速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治疗方案、使用脱水药物、进行脑室引流等,有效预防脑疝的发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二、颅内压监测的方法与技术

颅内压监测方法主要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无创监测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等,这些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精度相对较低,主要用于初步筛查和病情监测。有创监测则通过颅内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颅内压,包括脑室内监测、脑实质内监测和硬膜下监测等。其中,脑室内监测被认为是金标准,因为它能直接反映脑脊液的压力变化,准确性高,但操作复杂,存在感染风险。脑实质内和硬膜下监测则相对安全,但准确性稍逊于脑室内监测。

三、颅内压监测下的脑疝预防与治疗

早期预警:颅内压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颅内压升高的迹象,为医生提供早期预警,使治疗干预得以提前进行。当颅内压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发出警报,提示医生采取紧急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增加脱水治疗等,以预防脑疝的发生。

精准治疗:颅内压监测还能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例如,通过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脱水药物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在脑室引流过程中,颅内压监测可以指导引流速度和引流量的调整,避免过度引流导致的低颅压。

脑疝紧急处理:一旦发生脑疝,颅内压监测能够提供实时数据,指导医生进行紧急处理。通过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脑疝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如去骨瓣减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以减轻脑疝对脑组织的压迫,恢复颅内压的平衡。

四、颅内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虽然颅内压监测为脑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感染防控:有创颅内压监测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定期更换敷料,监测体温、白细胞等感染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并发症监测:颅内压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导管堵塞等,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颅内压监测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配合度。

结语

颅内压监测是神经重症监护室中预防和治疗脑疝的重要手段,它为患者提供了宝贵的“黄金时间”,使医生能够迅速识别颅内压升高的迹象,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逆转病情,挽救生命。然而,颅内压监测并非万能,其使用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利弊,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感染防控和并发症监测,确保患者安全。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颅内压监测将更加精准、安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王文敏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