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也常被称为“中风”,是现代社会一种极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它往往发作突然,稍有延误,可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甚至威胁生命。对普通大众来说,提前了解脑卒中的类型、症状以及最关键的“黄金抢救时间”,无疑能在关键时刻多一分判断与行动力,为自己和家人争取宝贵的生存机会。
一、脑卒中是什么?分哪几种?
脑卒中是脑部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组织功能受损的急症。它主要分为两类:
1.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这是脑卒中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总数的70%-80%。它的发生是由于脑动脉堵塞,导致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部分脑细胞坏死。
形成原因:血管内形成血栓,或栓塞堵塞脑部血管,血液流动受阻。
症状表现:
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语言障碍(说话不清或理解困难)
面部表情不对称
晕眩或意识模糊
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
2.出血性脑卒中
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或脑膜下腔出血,体积大的出血会直接压迫脑组织,引发严重危象。
病因: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脑动脉瘤破裂、头部外伤、脑血管畸形等。
症状表现:
突发剧烈头痛,有时伴随呕吐
意识障碍,如昏迷
肢体瘫痪
颈部僵硬(蛛网膜下腔出血特征)
瞳孔异常
二、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抢得就是救命的希望
对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发作后每拖延一分钟,脑细胞就会大量死亡。掌握发病后的“黄金抢救时间”,意味着最大化挽救脑功能和生命的可能。
1.缺血性脑卒中——3-4.5小时黄金时间窗
为什么这么短?因为缺血导致脑细胞在没有血液和氧气的情况下极速死亡。研究显示,如果患者在3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通过药物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稳定恢复血供,预后效果最好。部分病例经诊断准确,可延长至4.5小时。
抢救重点:
发现症状后的迅速辨识与送医,千万不要拖延
医院会进行CT或MRI检查,排除脑出血后,才会开展溶栓治疗
及时治疗,有助于减轻残疾程度,提升生活质量
2.出血性脑卒中——48小时内关键抢救期
出血性脑卒中虽然不涉及血栓溶解,但早期处理同样至关重要。48小时内是控制出血、减轻脑肿胀、防止继发损伤的关键。
抢救重点:
出现异常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
医院可能采取手术止血、血压控制、脑压调节等措施
尽早干预可以降低死亡率与严重并发症风险
三、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应该怎么办?
脑卒中发作通常迅速且不可预测,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应对措施,直接决定了抢救成功率。
迅速辨认脑卒中的四个简单法则(FAST法则)
F(Face脸):让患者微笑,看脸部是否歪斜
A(Arm手臂):让患者举起双臂,是否有一侧无力下垂
S(Speech语言):与患者交谈,观察是否言语不清
T(Time时间):出现异常,立刻记录时间,最重要的是尽快就医
紧急处理步骤
保持镇静,安慰患者避免激动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告诉工作人员患者疑似脑卒中,提前准备接诊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意识不清醒,侧卧避免窒息
不要随意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尤其是止痛药或抗血小板药,避免加重病情
四、平时如何预防脑卒中?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脑卒中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幅降低发病风险。健康生活建议:
保持合理饮食: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适度运动: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戒烟限酒:吸烟与饮酒明显增加脑血管风险
规律作息:尽量11点前入睡,保持充足睡眠有助血管健康
定期体检:关注自身血压、血脂和血糖数值,及早发现风险
管理情绪:长期压力过大也会增加脑卒中风险
结语
脑卒中是危及生命的脑血管疾病,其发作急骤且需紧急处置。缺血性脑卒中黄金抢救时间为3-4.5小时,出血性脑卒中则需在48小时内尽快治疗。每一秒钟都不可轻视。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更是你我运用智慧防控脑卒中,守护健康的长远法宝。
(王喜文 洛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