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别让脑血管病偷走好视力,这些护眼妙招快收藏

2025-01-21 12: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领略世界的五彩斑斓。然而,有一种潜在的“窃贼”——脑血管病,可能悄无声息地盯上这扇窗户,一点点偷走好视力。当脑血管出现问题,影响到眼部的血液供应时,视力就会像失去养分的花朵逐渐枯萎。作为神经重症监护病区的医护人员,深知保护视力免受脑血管病侵害的重要性,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护眼妙招,助您守住明亮双眸。

一、脑血管病与视力的“隐秘关联”

要明白脑血管病如何影响视力,得先了解眼部的供血情况。眼睛的正常运作离不开充足的血液滋养,而眼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动脉就像两根“主干道”,分支出来的眼动脉负责为眼球及附属结构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保障视网膜、视神经等关键部位的功能。椎-基底动脉系统则为脑干、小脑等部位供血,同时也间接影响着眼部神经的调控,一旦脑血管发生病变,无论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还是血管破裂出血,都可能使眼部供血受阻,引发一系列视力问题。

当脑血管病殃及视力时,症状多种多样。起初,患者可能只是感觉视力模糊,阅读、看电视时眼睛容易疲劳,这是因为视网膜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灌注,视觉细胞功能受限。随着病情发展,视野缺损问题可能出现,患者会发现眼睛余光能看到的范围逐渐缩小,这是由于视神经传导通路因缺血受损。更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突发失明,瞬间眼前漆黑一片,这种灾难性后果往往是因为脑部大血管的急性病变,切断了眼部的关键供血线路,让眼睛陷入“黑暗绝境”。

二、基础护眼措施——日常保养“必修课”

(一)合理用眼

1.遵循20-20-20法则:在这个电子设备充斥的时代,长时间盯着屏幕是视力的“大敌”。每看电子屏幕20分钟,就望向20英尺(约6米)外的地方,至少看20秒钟,让眼睛的睫状肌有时间放松。就像给眼睛安排短暂的“课间休息”,避免它因持续紧张而疲劳、受损,这一简单动作能有效缓解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问题,降低因用眼过度引发眼部血管痉挛,进而牵连脑血管的风险。

2.控制用眼环境:光线对眼睛的影响不容小觑,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都会增加眼睛负担。白天室内光线不足时,要及时开灯;晚上使用台灯,应选择无频闪、色温适宜的护眼灯,且周围环境也应有一定的辅助照明,避免光线对比度过大。看书写字时,确保光线从左前方照射,避免阴影遮挡视线,为眼睛创造舒适的视觉环境,减少眼部血管应激反应,保护视力。

(二)均衡饮食

1.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像蓝莓、紫甘蓝、菠菜等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抗氧化剂,它们就像眼睛的“保镖”,能中和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眼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预防血管粥样硬化,保障眼部血液循环顺畅。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血管壁弹性;叶黄素则高度集中在视网膜黄斑区,过滤有害蓝光,保护视网膜免受光损伤,这些营养成分联手为视力健康筑牢防线。

2.补充优质脂肪酸:鱼肉、坚果等食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特别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促进视觉发育至关重要。同时,欧米伽-3脂肪酸还具有抗炎特性,能减轻眼部血管炎症,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眼部微循环,像给眼睛的血管“上了润滑油”,让血液流动更自如,减少因血管问题引发的视力隐患。

三、针对性护眼行动——抵御脑血管病“侵袭”

(一)控制“三高”

1.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持续升高的血压会冲击眼部血管,使其管壁受损,容易形成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就会导致眼底出血,严重影响视力。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规律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20-130mmHg,舒张压70-80mmHg为宜,避免血压大幅波动,保护眼部血管免受高血压“风暴”的肆虐。

2.血脂调节:高血脂会让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增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这不仅影响脑部供血,还会波及眼部血管,使视网膜缺血缺氧。控制血脂要从饮食入手,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恢复血管通畅,确保眼部血液“运输线”畅通无阻。

3.血糖稳定: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眼部微血管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渗出、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病变,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延缓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守护视力“生命线”。

(二)适度运动

1.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脑部和眼部。运动时,心脏泵血功能增强,血液加速流动,有助于冲刷血管壁上的沉积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眼部血管更健康。同时,运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轻肥胖对血管的压力,降低脑血管病及相关视力问题的风险,让眼睛在健康的身体环境中“绽放光彩”。

2.眼球运动操:闲暇之余,做做眼球运动操也是护眼的好办法。简单的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每次转动停留3-5秒,重复10-15次,可锻炼眼部肌肉,促进眼球血液循环。还可以试试远近交替聚焦,先看近处手指尖,再看远处物体,反复切换,增强睫状肌调节能力,缓解眼疲劳,预防因眼部肌肉僵硬、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的视力下降,为抵御脑血管病对视力的潜在威胁添一份助力。

四、定期检查——视力的“安全防护网”

(一)眼部检查

1.视力与眼压测量: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视力检查能直观反映眼睛的视觉功能,及时发现视力下降情况;眼压测量则有助于排查青光眼等眼部疾病,青光眼会导致眼压升高,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而早期发现、干预可有效保护视力。通过这两项基础检查,初步筛查眼部健康隐患,为后续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2.眼底检查:眼底是全身唯一能直接观察到血管的部位,通过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技术,医生可以清晰看到视网膜血管的形态、有无出血、渗出、动脉硬化等病变,这些眼底变化往往是脑血管病的“预警信号”。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如同给脑血管和视力健康做“透视”,早期察觉潜在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全身检查

1.脑血管评估:对于有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脑血管评估至关重要。可选择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检查,了解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程度,以及脑部血管的血流情况,提前发现脑血管病变“苗子”,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影响视力。

2.血液指标监测: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血压等血液指标,动态掌握身体代谢状态,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确保各项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全方位守护身体健康,切断脑血管病“黑手”,保护珍贵视力。

五、总结

眼睛的健康与脑血管的状态紧密相连,千万别让脑血管病有机可乘,偷走我们的视力。通过日常的合理用眼、均衡饮食,针对性地控制“三高”、适度运动,再加上定期的全面检查,层层设防,为视力编织一张坚固的“安全防护网”。作为神经重症监护病区的医护人员,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将这些护眼妙招融入生活,让明亮双眸陪伴一生,尽情欣赏世间美好。

(原小华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神经重症监护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