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手术台上的“紧急情报员”

2025-03-02 09: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4635

在医院的手术室里,每一场手术都是与病魔的较量,分秒必争。而有一种诊断技术,就像手术台上的“紧急情报员”,能在短时间内为医生提供关键信息,助力医生做出最恰当的治疗决策,它就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今天,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神奇而又重要的技术。

一、什么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向来被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病理诊断里的“特种兵”。当手术进行时,医生从患者体内切取部分病变组织,迅速送往病理科。病理科医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这部分组织进行处理,分析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比如说,当外科医生在切除乳房内的肿块时,就需要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来确定肿块是良性的纤维瘤,还是恶性的乳腺癌,从而决定后续的手术方案。

二、为什么需要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1. 指导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病情复杂多变。就拿甲状腺手术来讲,术前诊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通过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医生能明确甲状腺病变究竟是良性结节,只需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还是恶性肿瘤,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切除,并清扫周围淋巴结,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和经济负担。

2. 确定手术切缘:保证手术切缘没有癌细胞残留,对癌症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以肺癌手术为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能够帮助医生确定切除的边缘是否干净,若切缘有癌细胞,医生可立即扩大切除范围,尽可能彻底地清除癌细胞,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三、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是如何开展的

当手术医生切取组织后,会立即通过专门的通道,将标本送往病理科。病理科医生接收标本后,争分夺秒,按以下步骤操作:

1. 固定与取材:将组织放入特定的固定液中,使其形态和结构固定下来。随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组织。这一步如同从一堆拼图中找出关键的几块,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2. 冷冻切片:将取材后的组织放入冷冻切片机中,迅速冷冻至零下20摄氏度左右,使其变硬,然后切成厚度仅为4 - 6微米的薄片。这对技术要求极高,厚度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观察。

3. 染色与观察:将切好的薄片进行染色,让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病理科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从而做出诊断,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手术医生。

四、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局限性

虽然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在手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它并非万能。

1. 诊断准确率并非100%:由于时间紧迫,病理科医生难以像常规病理诊断那样,对组织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例如,一些交界性肿瘤,其细胞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在术中快速诊断时,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据统计,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大约在95%左右。

2. 部分病变难以诊断:某些复杂的病变,如淋巴瘤,其种类繁多,仅凭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很难准确分类。这就需要在术后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技术,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五、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技术也在持续创新。

1. 技术革新:冷冻切片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切片的质量和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一些新的染色方法和辅助诊断技术,如免疫荧光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2. 远程诊断:借助互联网技术,远程病理诊断成为可能。当基层医院遇到疑难病例时,可通过远程会诊,让上级医院的病理专家参与诊断,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深度学习大量的病理图像,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辅助病理科医生进行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作为手术台上的“紧急情报员”,在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将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助力医生在与病魔的斗争中,赢得更多胜利。广大民众和患者了解这一技术后,也能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积极配合治疗。

(黄雪洁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40 今日访问量: 3809
昨日访问量: 4168 总访问量: 665411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