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手术室里,每一场手术都是与疾病的一场激烈战斗。而在这场战斗中,有一个角色至关重要,它就像战场上的 “紧急情报员”,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医生提供关键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个 “情报员” 就是术中快速病理。
一、什么是术中快速病理
术中快速病理,医学上又称为冰冻切片检查。简单来说,就是在手术进行当中,医生从患者的病灶部位切取一小块组织,迅速送到病理科。病理科的医生会争分夺秒,利用特殊的设备,将这块组织快速冷冻,使其变得坚硬,然后切成非常薄的切片,再通过染色等一系列操作,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最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病理诊断结果,一般从接收标本至签发报告,时间在 30 分钟左右。这个结果对于手术方案的调整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为什么需要术中快速病理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常常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在切除肿瘤时,肉眼很难准确判断肿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是良性肿瘤,切除范围可能相对较小,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也较小;但如果是恶性肿瘤,就需要扩大切除范围,甚至进行周围淋巴结清扫等更复杂的手术操作。这时候,术中快速病理就派上用场了。通过它,医生能够迅速知晓病变的性质,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手术方案,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和经济负担。常见需要术中快速病理的手术有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卵巢肿瘤手术等。以乳腺手术为例,如果术中快速病理提示肿块是良性的,那么单纯切除肿块即可;若提示是恶性的,就需要进行乳腺癌根治术以及周围淋巴结清扫。
三、术中快速病理的操作流程
1. 标本采集:手术医生在手术台上精准地从病变部位切取适量的组织,这一步至关重要,切取的组织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病变的真实情况。
标本送检:切取的组织被立即装入密封的标本袋,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病理科。这个过程要求争分夺秒,确保组织的新鲜度。
病理科处理:标本送达病理科后,工作人员会马上进行核对登记。接着,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会对标本进行肉眼观察,初步判断其形态、质地等特征,然后选取关键部位进行取材。之后,病理技术员将组织放入零下 20 度左右的冰冻设备中快速冷冻,冷冻后的组织被切成厚度为 4 - 10 微米左右的薄片,再经过苏木素 - 伊红染色、快速脱水制片等步骤,最后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切片,分析细胞和组织结构,做出病理诊断并签发报告。
四、术中快速病理的优势
1. 及时性:能在手术过程中短时间内给出结果,为医生调整手术方案提供了宝贵的时间,避免了患者等待常规病理结果后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的痛苦和风险。
准确性较高:虽然不能达到 100% 准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为医生提供较为可靠的病变性质判断,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五、术中快速病理的局限性
1. 标本局限性:由于手术中切取的组织量有限,可能无法全面反映整个病变的情况。例如,体积较大的肿瘤发生局灶癌变时,因冰冻取材受限不能全取而可能漏诊。
时间局限性:在短短 30 分钟内完成从标本接收、处理到诊断报告的全过程,病理医生面临巨大压力,可能因时间紧迫而出现误诊。
检测手段局限性:术中快速病理只进行 HE 染色,而常规病理除了 HE 染色外,还可以进行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检查、基因检测等更多项目,以辅助更精准的诊断。
部分组织不适用:像肿瘤钙化部分无法冰冻制片,脂肪类病变、淋巴瘤等需要免疫特性确定或者不易切片的,冰冻也很难确定其性质。另外,对于具有高度传播、传染的疾病,如艾滋病、结核、梅毒等,为避免医源性传播,常常不采用冰冻会诊。
术中快速病理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在手术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就像手术台上的一盏明灯,在关键时刻为医生照亮前行的道路,帮助医生做出更有利患者的决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术中快速病理技术也会不断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王飞刚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