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医疗状况,它指的是脑血管壁的某个薄弱部分因血液压力的作用而逐渐膨胀,形成类似囊状的结构。这种囊状结构在医学上被称为动脉瘤,它如同一个潜在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这是一种极为危险且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了解脑动脉瘤突发时的急救措施,对于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一突发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脑动脉瘤突发的征兆
脑动脉瘤在未破裂前,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征兆,这使得它成为一种隐匿的威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短暂而模糊的症状,如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视力模糊或双重视觉、恶心、呕吐、短暂的意识丧失或甚至癫痫发作等。这些症状可能是动脉瘤即将破裂的预警信号,因此,任何不寻常的头痛或神经症状都不应被忽视,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给患者一种“虚惊一场”的错觉。然而,这种暂时的缓解并不意味着危险已经消除,反而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前的一种“平静期”。因此,高度的警觉性和及时的医疗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1. 保持冷静:面对突发状况,保持冷静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冷静下来,才能迅速而准确地评估当前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2. 呼叫紧急服务:在确认或怀疑有人突发脑动脉瘤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服务电话(如中国的120)。在通话过程中,应尽可能详细地提供患者的症状、意识状态以及任何已知的医疗条件,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
3. 确保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但呼吸正常,应将患者置于恢复体位,即让其侧卧,头部稍微后仰,以确保呼吸道畅通,防止呕吐物窒息。
4. CPR(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没有脉搏,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具体操作应按照标准急救流程进行,直到紧急医疗服务人员到达现场接手。
5. 避免移动患者:除非现场存在立即的危险(如火灾、建筑物倒塌等),否则应尽量避免移动患者。因为不恰当的移动可能会加重脑部损伤,甚至引发动脉瘤的破裂。
6. 监测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询问他们的具体症状,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脉搏强弱等。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医疗救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脑动脉瘤破裂后的急救
如果动脉瘤不幸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如剧烈头痛(常被描述为“生平最严重的头痛”)、频繁恶心和呕吐、意识模糊或丧失、甚至出现癫痫发作等。在这种情况下,急救措施应更加迅速和精准:
1. 立即就医:脑动脉瘤破裂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2. 避免使用止痛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要给患者使用任何止痛药,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加剧出血或掩盖症状,干扰医生的诊断。
3. 保持患者平静:尽量让患者保持平静,避免任何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活动或情绪激动。可以轻声安慰患者,减少其焦虑和恐惧。
4. 记录症状: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应详细询问并记录症状的起始时间、具体表现等,这对于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预防和后续处理
1. 定期体检:对于有脑动脉瘤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如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动脉瘤的重要措施。具体包括戒烟限酒、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和血糖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动脉瘤的形成风险,也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健康状态。
3. 遵循医嘱:如果已经诊断出脑动脉瘤,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和建议。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长期坚持。
4. 术后护理: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术后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恢复和后续护理。这包括定期复查、按时服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等,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持久和稳定。
结语
脑动脉瘤突发是一种需要迅速反应的紧急情况,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生命。了解并掌握急救措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切勿延误。通过预防、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减少其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巨大影响。健康无小事,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和行动,都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契机。
(姜广亚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