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折后康复锻炼的黄金阶段,错过再练效果差​

2025-04-07 08: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折,这个意外的伤痛常常打乱人们的生活节奏。当骨折发生后,多数人关注的是骨折部位如何尽快愈合,却容易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 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并非简单的 “活动活动”,其时机的选择对骨折恢复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存在着黄金阶段,一旦错过,后续再进行锻炼,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骨折后的康复锻炼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而其中的早期和中期阶段堪称黄金阶段。​

骨折后的 1 - 2 周,是康复锻炼的初期黄金阶段,即血肿机化演进期。这一时期,骨折部位周围形成血肿,身体开始启动自我修复机制,血肿逐渐机化。此时,骨折断端尚不稳定,康复锻炼的主要目的并非追求大幅度的关节活动或肌肉力量提升,而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锻炼方式以肌肉的等长收缩为主,例如上肢骨折时,可进行握拳、伸指等简单动作,通过肌肉的一紧一松,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下肢骨折患者则可在保持骨折部位稳定的前提下,进行腿部肌肉的绷紧和放松练习。虽然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如同为骨折愈合的 “大厦” 打下坚实的基础。若错过这一时期,血肿吸收缓慢,肌肉萎缩加重,不仅会延长骨折愈合时间,还可能导致后续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

骨折后的 2 - 6 周,进入康复锻炼的中期黄金阶段,也就是原始骨痂形成期。在这一阶段,骨折断端间开始有骨痂生长,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有所增加。此时的康复锻炼至关重要,需要在继续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以腕关节骨折为例,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开始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主动运动,运动强度和幅度应循序渐进。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在骨折部位固定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逐渐进行部分负重行走练习。这个阶段的康复锻炼就像是为正在生长的 “骨痂大厦” 添砖加瓦,通过适当的关节活动和应力刺激,促进骨痂的生长和塑形。若错过这一时期,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能会发生粘连,关节活动度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肌肉力量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

当错过康复锻炼的黄金阶段,进入骨折愈合的后期,即骨痂改造塑形期时,再进行锻炼,难度会大大增加,效果也远不如在黄金阶段进行锻炼。此时,骨折部位的骨痂已经基本形成,但由于前期缺乏适当的康复锻炼,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即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锻炼,也很难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例如,一些患者在骨折后因害怕疼痛或忽视康复锻炼,几个月后才开始进行锻炼,此时可能会发现关节活动时疼痛剧烈,活动范围严重受限,且肌肉力量恢复缓慢。这是因为关节长期不活动,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挛缩,关节软骨也可能因缺乏正常的应力刺激而出现退变。同时,肌肉萎缩导致肌肉力量下降,进一步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

为了避免错过骨折后康复锻炼的黄金阶段,患者在骨折后应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康复锻炼的计划和方法。医生会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固定方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不要因为害怕疼痛或急于求成而自行增减锻炼强度和时间。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骨折部位能够尽快恢复功能。​

骨折后的康复锻炼是一个系统工程,早期和中期的黄金阶段不容错过。只有抓住这两个关键时期,科学、合理地进行康复锻炼,才能为骨折的顺利愈合和肢体功能的良好恢复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重视骨折后的康复锻炼,积极行动起来,早日摆脱骨折带来的困扰,回归正常生活。​

 

(许成果 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