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电解质,包括钾、钠、钙、镁等离子,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心脏电生理活动以及多种生化反应的关键。其中,血钾和血钠的平衡尤为关键,它们的异常波动可直接威胁生命健康。本文将深入探讨血钾和血钠紊乱的原因、表现及为何会危及生命。
一、血钾异常:生命的“微调师”失衡
钾离子(K⁺)在细胞内液中浓度远高于细胞外液,是维持细胞内外电位差、参与神经肌肉传导和心脏节律控制的重要离子。血钾浓度的正常范围为3.5-5.5 mmol/L,过高(高钾血症)或过低(低钾血症)都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1. 低钾血症
原因:长期饮食缺乏钾、呕吐腹泻导致钾丢失过多、利尿剂使用不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表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心室颤动)、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萎靡不振、反应迟钝)。
危及生命原因:严重低钾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2. 高钾血症
原因:肾功能受损导致钾排泄减少、酸中毒、溶血、大量输入库存血等。
表现:肌肉麻痹、心电图异常(T波高尖、QRS波增宽)、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
危及生命原因:高钾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导致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严重时引起心脏骤停。
二、血钠异常:体内“盐分”的平衡挑战
钠离子(Na⁺)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参与维持体液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平衡及神经肌肉兴奋性。血钠浓度的正常范围为135-145 mmol/L,异常时同样危及生命。
1. 低钠血症
原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使用利尿剂、呕吐腹泻、低蛋白血症等。
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意识模糊、抽搐乃至昏迷。
危及生命原因:低钠导致脑细胞水肿,引发脑疝,严重时可致呼吸心跳骤停。
2. 高钠血症
原因:水分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过多(如高热、过度出汗、糖尿病高渗状态)、高渗性利尿剂使用不当等。
表现: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意识障碍、抽搐。
危及生命原因:高钠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脑细胞脱水,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时导致死亡。
三、电解质紊乱的处理与预防
电解质紊乱的处理需根据具体原因和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补充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纠正原发病因等。对于预防,关键在于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饮水、避免滥用利尿剂、定期检查电解质水平等。
饮食调整:保证膳食中钾、钠等电解质的适量摄入,避免长期高盐或低盐饮食。
水分管理:根据个体情况适量饮水,避免水分摄入不足或过多。
药物使用:合理使用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等,避免不当用药导致电解质紊乱。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四、结语
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和血钠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通过深入了解电解质紊乱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一健康问题,保护患者免受其害。对于存在电解质紊乱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测、遵循医嘱合理用药、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电解质紊乱、保障生命健康的关键。
总之,电解质紊乱不容小觑,其背后的生命威胁需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高度重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风险,守护生命的每一刻。
(曹璐 商丘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