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肥胖患者麻醉难题,为什么医生更谨慎?

2024-08-03 18:5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手术的舞台上,麻醉环节至关重要,而当面对肥胖患者时,这一过程更是布满荆棘,医生需要格外谨慎,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且严峻的原因。

一、生理改变带来的风险漩涡

肥胖绝非仅仅是体重数字的增加,它引发了人体全方位的生理变革。肥胖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大量脂肪在胸腹部堆积,犹如沉重的枷锁,限制了胸廓的扩张和膈肌的运动。这使得肺通气量显著减少,肺活量降低,仿佛在原本顺畅的呼吸通道上设置了重重障碍。在麻醉诱导期,患者可能迅速陷入缺氧困境,因为平常就脆弱的呼吸功能难以应对麻醉药物对呼吸中枢的抑制,稍有不慎,缺氧导致的器官损伤就会如影随形。

循环系统同样饱受折磨,肥胖常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心脏负担本就沉重。麻醉药物引发的血压波动,在这样的患者身上可能被放大,血压骤升可能导致脑血管意外,骤降则会让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引发不可挽回的灾难,医生必须如履薄冰地调控血压,维持循环稳定。

二、药代动力学的神秘迷宫

麻醉药物在肥胖患者体内的旅程变得扑朔迷离。肥胖改变了身体的脂肪分布和肌肉比例,而麻醉药物的溶解性和分布特性各不相同。脂溶性药物容易在庞大的脂肪组织中蓄积,形成一个深不见底的“药物储存库”,使得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效果难以精准预测。当手术结束,本该逐渐消退的药物作用可能依然持久,导致患者苏醒延迟,呼吸恢复不佳,增加了术后监护的难度和风险。同时,由于身体组成的变化,药物的代谢速度也可能受到影响,肝脏和肾脏这两个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在肥胖状态下功能可能已经受损,进一步打乱了药物代谢的平衡,医生难以按照常规剂量和时间来把控麻醉深度,稍有差池就可能陷入危险境地。

三、气道管理的艰难险阻

肥胖患者的气道堪称“险途”。颈部短粗、舌体肥大、咽部组织松弛,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气道插管成为一场艰难的战斗。在麻醉诱导后,肌肉松弛,原本就狭窄的气道更容易塌陷,插管时可能遭遇重重阻力,反复尝试不仅会损伤气道黏膜,引发出血、水肿,还可能导致急性呼吸道梗阻,患者在几分钟内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即使插管成功,在手术过程中,气道管理也不容丝毫懈怠,任何轻微的移位都可能使气道通畅受阻,医生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严密监测,确保这根关乎生命的“通气管道”畅通无阻。

四、术后并发症的阴霾笼罩

肥胖患者术后更是并发症的高发群体。由于身体活动受限、血液循环不畅,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急剧上升,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瞬间致命。切口愈合也成问题,肥胖者皮肤脂肪层厚,血供相对不足,容易出现脂肪液化、感染,延缓康复进程。肺部感染的几率同样大增,术后疼痛让患者不敢深呼吸、咳嗽排痰,分泌物在肺部积聚,滋生细菌,引发肺炎,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医生在术前就需精心筹备,术中谨慎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力求将并发症的风险降至最低。

肥胖患者麻醉是一场考验医生技术、经验与责任心的硬仗,每一个环节都暗藏玄机,医生唯有秉持极度谨慎的态度,凭借精湛技艺和精准判断,才能在这场复杂的麻醉战役中保障患者安全,穿越重重难关,迎接患者术后康复的曙光。

(汪涵 太康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