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性肾炎患者的优质低蛋白饮食护理

2024-06-19 19: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慢性肾炎患者而言,科学且精准的饮食管理是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维持机体健康状态的核心策略。优质低蛋白饮食方案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对减轻肾脏代谢负担、调节体内营养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蛋白质的合理选择、整体饮食结构的科学搭配以及实用烹饪技巧的巧妙运用这三个维度,深入且系统地阐述适用于慢性肾炎患者的优质低蛋白饮食方案,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专业的饮食护理指导。

一、蛋白质选择原则

(一)优质蛋白标准

1. 高生物价特性:优质蛋白应具备高生物价的显著特征,像鸡蛋、牛奶这类食物便是优质蛋白的典型代表。它们含有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蛋白质组成模式相近,能更高效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2. 必需氨基酸含量:其必需氨基酸含量需>40%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充足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是保障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的基础。

3. 磷蛋白比:优质蛋白的磷蛋白比应<12mg/g。较低的磷蛋白比有助于减少肾脏对磷的排泄负担,降低因磷代谢异常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风险。

(二)每日蛋白摄入量分级

1. CKD1 - 2期:当患者肾功能处于CKD1 - 2期时,每日每公斤体重适宜摄入0.8 - 1.0克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占比需≥50%。此阶段肾功能尚可,适度的蛋白质摄入既能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又不会对肾脏造成过大负担。

2. CKD3 - 4期:进入CKD3 - 4期,肾功能有所减退,每日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0.6 - 0.8克,且优质蛋白占比需提升至≥60%。进一步限制蛋白总量并提高优质蛋白比例,有助于减轻肾脏代谢压力,延缓肾功能恶化。

3. CKD5期:对于肾功能处于CKD5期的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每日每公斤体重仅能摄入0.4 - 0.6克蛋白质,同时优质蛋白占比要达到≥70%。严格控制蛋白摄入,以维持机体最低限度的营养需求,最大程度保护残余肾功能。

(三)常见食物蛋白含量

1. 鸡蛋:1个鸡蛋大约含有6克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近乎完美,生物利用率极高,是慢性肾炎患者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2. 牛奶:200毫升牛奶约含6克蛋白质,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且易于消化吸收,适合慢性肾炎患者日常补充蛋白质。

3. 瘦肉:50克瘦肉约含10克蛋白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和摄入量,避免因摄入过多脂肪和磷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

二、科学饮食搭配

(一)能量保障

1. 能量摄入标准:为满足机体正常代谢和活动需求,慢性肾炎患者每日应摄入35千卡/公斤体重的能量,对于消瘦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能量供给。充足的能量供应能减少蛋白质作为供能物质的消耗,从而保护蛋白质用于机体组织修复和生长。

2. 能量来源:能量主要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这类食物在体内能高效转化为能量,且消化吸收相对容易。同时,适量摄入植物油,每日控制在20 - 30克,以提供必需脂肪酸,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

(二)矿物质控制

1. 限钠:严格限制钠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应<3克。过多的钠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肾脏负担和水肿症状,不利于病情控制。

2. 限钾:在出现高钾血症时,需严格限制钾的摄入,每日应<1500毫克。高钾血症会对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控制钾摄入是预防和缓解高钾血症的关键措施。

3. 限磷:每日磷摄入量需<800毫克,以防止血磷升高引发钙磷代谢紊乱,进而避免肾性骨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维生素补充

1. 水溶性维生素:积极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它们参与人体多种代谢过程,对维持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且在慢性肾炎患者中易因肾脏排泄异常或饮食限制而缺乏。

2. 活性维生素D:根据血钙水平合理调整活性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平衡,对预防和治疗肾性骨病具有重要意义。

3. 维生素A:务必避免维生素A过量摄入。慢性肾炎患者肾脏对维生素A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维生素A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作用。

三、实用烹饪技巧

(一)降磷处理

1. 肉类焯水:肉类先进行焯水处理,这一简单操作可有效去除约30%的磷。焯水过程中,磷会随血水和汤汁流失,从而降低肉类的磷含量。

2. 避免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常含有大量含磷添加剂,应尽量避免食用,以减少磷的摄入。这些添加剂会在不经意间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

3. 限制坚果摄入:坚果类食物虽然营养丰富,但磷含量较高,需严格限制摄入量,防止血磷升高。

(二)降钾技巧

1. 蔬菜浸泡:将蔬菜切块后浸泡,能去除20 - 30%的钾。浸泡过程中,钾会溶解在水中,从而降低蔬菜的钾含量,适合高钾血症患者食用。

2. 根茎类处理:对于根茎类蔬菜,去皮切片处理有助于减少钾的摄入。根茎类蔬菜表皮和内部组织含钾量较高,去皮切片可有效降低整体钾含量。

3. 避免汤类:菜汤和肉汤中往往含有大量溶解的钾,应避免食用,以控制钾的摄入量。

(三)调味替代

1. 酸味替代:用醋或柠檬汁替代部分盐进行调味,既能增添食物风味,又能减少钠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减轻肾脏负担。

2. 天然香料:充分使用葱姜蒜等天然香料,这些香料不仅能提升食物的口感和香气,还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对健康有益。

3. 低钠酱油:适量使用低钠酱油,在满足调味需求的同时,降低钠的摄入量,是慢性肾炎患者饮食调味的较好选择。

建议患者每周详细记录3天饮食日记,以便清晰了解自身饮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定期监测血尿素氮/肌酐比值,将目标控制在<20:1,该比值可反映蛋白质代谢和肾功能状况。一旦出现食欲明显下降或水肿加重等情况,应立即调整饮食方案。同时,建议每3个月接受专业营养师的个体化指导,以确保饮食方案科学合理,最大程度促进病情康复和维持身体健康。

(梁平利 原阳县中心医院 肾内老年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