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血管,生命的“交通要道”
咱们的身体就像一座超级大都市,各个器官如同城市里的建筑、设施,而心脏呢,无疑是这座城市的“动力中心”。心脏一刻不停地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维持生命的运转。那心脏的血管,便是这座城市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冠状动脉就负责把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心肌,确保心脏正常工作。可要是这些血管出了问题,就好比城市里的主干道堵塞了,交通瘫痪,心肌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一系列麻烦也就接踵而至,这就是让人头疼的冠心病。
二、冠心病的“捣蛋鬼”
1.高血脂,血管里的“油腻因子”: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本应维持在正常水平,可当它们超标,就成了大麻烦。高血脂就像往血管里灌了一堆“油腻腻”的东西,胆固醇等脂质容易沉积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日积月累,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就像附着在血管内壁的“水垢”,让血管变得狭窄、僵硬,血液通行受阻,心肌供血不足,为冠心病埋下隐患。想象一下,原本通畅的水管被厚厚的油垢堵住,水流自然变小,血管里的情况也是如此。
2.高血压,血管壁的“高压冲击”: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对冠状动脉血管壁来说,就像遭受持续的“高压水枪”冲击。过高的压力使得血管内皮受损,这就好比墙壁的保护层被破坏,变得脆弱不堪。此时,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等更容易在破损处聚集、沉积,加速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还可能导致斑块破裂,引发血栓,瞬间堵塞血管,造成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生命,可见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帮凶”。
3.糖尿病,甜蜜背后的“隐形杀手”: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存在高血糖环境,这就如同把血管浸泡在“糖水”里。高血糖会让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功能失常,还能使血液变得黏稠,流速减慢。同时,糖尿病引发的代谢紊乱,促使脂肪在血管壁堆积,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冠心病发病风险大幅提高,而且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冠心病,病情往往更复杂、更难控制,犹如雪上加霜。
4.不良生活习惯,自毁健康的“慢性毒药”:现在不少人爱熬夜,作息颠倒,心脏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像一台日夜不停却从不保养的机器,迟早出故障。烟不离手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如同“小恶魔”,侵入血管,损伤内皮,降低血管弹性,还能诱发血管痉挛,让冠状动脉供血时断时续。酗酒更是糟糕,酒精不仅伤肝,还会使血压波动,加速心跳,加重心脏负担,促使粥样斑块形成,这些不良习惯一点点侵蚀心脏血管健康,诱发冠心病。
三、冠心病的“信号灯”
1.心绞痛,心脏的“警报拉响”:这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发作起来,患者会感觉胸口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压榨性疼痛,疼痛常放射至心前区、左肩、左臂内侧,甚至达无名指和小指,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就像心脏在“喊救命”,提示心肌缺血了,此时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供血不足,心肌缺氧,发出强烈抗议,一旦出现这种典型心绞痛,千万别大意,得赶紧就医。
2.胸闷憋气,身体的“缺氧预警”: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而是时常感到胸闷、憋气,尤其在活动后、情绪激动时更明显。这是因为心肌供血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肺部血液回流不畅,氧气交换受阻,身体器官处于“缺氧”状态。像是爬几层楼梯、快走一会儿,就觉得胸口闷得慌,喘不过气,仿佛被一层保鲜膜裹住,这也是冠心病的重要信号,要引起重视。
3.心悸心慌,心脏的“节奏紊乱”:冠心病影响心脏供血,心肌缺血缺氧,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也会失常,导致心律失常。患者会感觉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或者跳得过快、过慢,毫无规律,心慌意乱。这种心悸心慌不仅让人难受,还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意味着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需要及时检查、治疗。
四、揭开诊断的“神秘面纱”
1.心电图检查,心脏的“电镜”:这是诊断冠心病最简单、常用的方法,就像给心脏的电活动拍张“照片”。医生在患者胸部、四肢贴上电极片,通过仪器记录心脏的电信号,正常心电图有特定的波形,当心肌缺血时,心电图上会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不过,有些冠心病患者在不发作时,心电图可能正常,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揪出”隐藏的病情。
2.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的“透视眼”:堪称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能清晰看到冠状动脉的内部情况。医生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然后在X光下观察,血管哪里狭窄、狭窄程度如何,有没有斑块、血栓,一目了然。就像给血管做了个“透视B超”,为后续治疗方案,如是否需要放支架、做搭桥手术,提供精准依据,但这是个有创检查,需要住院进行。
3.心脏超声检查,心脏的“结构探测器”:它侧重于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超声波反射成像,医生能看到心肌厚度、心室壁运动情况等。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肌可能变薄、运动减弱,心脏超声能发现这些细微变化,辅助诊断,还能评估心脏整体功能,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
五、守护心脏血管的“防线”
1.健康饮食,为血管“减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降低血脂,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像苹果、橙子、西兰花、芹菜等,每天餐桌上都应有它们的身影。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这些食物是血脂升高的“元凶”,管住嘴,别让血管被“油腻”堵塞。主食多选择全谷物,少吃精制米面,控制糖分摄入,给身体营造健康的营养环境。
2.适度运动,让血管“活力满满”:规律的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肌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坚持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中老年人,别一开始就挑战高强度运动,让心脏和血管在适度锻炼中越来越强壮。
3.戒烟限酒,给血管“清新空气”:吸烟对心脏血管危害极大,戒烟是保护血管的关键一步。扔掉手中的烟,远离二手烟环境,让血管摆脱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侵蚀。酒也要少喝,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加重心脏负担,破坏血管健康,适度饮酒才能有益身心。
4.控制三高,守护血管“健康指标”: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在正常范围。定期监测指标,调整治疗方案,别让“三高”肆意破坏血管,这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防线,守住这道防线,心脏血管才能长治久安。
六、总结
冠心病虽然是个让人头疼的“健康杀手”,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就能像维护城市交通一样,守护心脏的“交通要道”。从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到适度运动、控制疾病指标,全方位呵护心脏血管健康。记住,心脏是身体的“动力中心”,一旦发现心脏血管有“堵车”迹象,及时就医,采取措施,让生命的“交通”畅通无阻,畅享健康生活。
(冯倩倩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外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