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认知里,糖尿病是血糖问题,肺结核是肺部传染病,两者看似毫无关联。但医学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糖尿病甚至可能成为肺结核的“催化剂”。了解这种关联,对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糖尿病与肺结核:危险的组合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让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处于异常代谢环境,损害免疫系统。而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免疫系统通常能控制细菌繁殖,仅少数人发病;但糖尿病患者因免疫系统受损,感染结核菌后发病风险大幅增加。
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肺结核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4倍。这是因为高血糖为结核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就像肥沃土壤利于植物生长一样,结核菌在高糖环境中能快速繁殖。同时,糖尿病引发的代谢紊乱会削弱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结核菌更容易突破防线,入侵肺部并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肺结核。
双重疾病的危害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会让病情变得复杂,治疗难度大增。一方面,高血糖影响抗结核药物疗效,使结核菌难以被彻底杀灭,治疗周期延长,复发风险增加;另一方面,肺结核引发的发热、咳嗽等症状会进一步干扰糖代谢,导致血糖波动更大,难以控制。
这种恶性循环会严重损害患者健康。比如,肺部病变范围扩大,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血糖长期不稳定,会损害心血管、神经、肾脏等多个器官,增加心梗、脑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早期发现
由于两种疾病症状有相似之处,早期识别有一定难度。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伴有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警惕肺结核,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光、痰涂片、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同样,肺结核患者确诊后也需检测血糖,排查糖尿病。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年龄较大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肺结核患者,更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
防治策略
1.糖尿病患者预防肺结核:严格控制血糖是关键。患者需遵循医嘱,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配合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日常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同时,注意生活细节,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降低结核菌感染风险。还可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接种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措施。
2.肺结核患者预防糖尿病:积极治疗肺结核的同时,要关注生活方式。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身体恢复。避免吸烟、酗酒,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血糖代谢和肺部健康。定期检测血糖,尤其是治疗期间使用可能影响血糖药物的患者。
3.已患两种疾病的治疗: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内分泌科医生调整降糖方案,控制血糖;呼吸科或感染科医生制定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患者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引发耐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糖、肝肾功能、胸部影像学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和肺结核的关联不容忽视。无论是糖尿病患者预防肺结核,还是肺结核患者预防糖尿病,都要从生活方式、疾病监测和治疗等多方面入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降低患病风险,维护身体健康。
(汤友勤 河南省胸科医院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