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打响血液疾病保卫战,守住咱健康体魄

2025-01-17 12: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527

一、血液——生命的“红色纽带”

咱们身体里的血液,就如同一条条奔腾不息的红色河流,滋养着身体的每一寸组织,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纽带”。它携带着氧气、营养物质奔赴各个器官,又把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一刻不停地为身体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然而,这条“红色纽带”有时候也会遭遇“风暴”,各种各样的血液疾病可能悄然来袭,给健康亮起红灯。了解这些血液疾病的“真面目”,掌握防御之策,就是守护我们健康体魄的关键,下面就一起深入血液疾病的世界探个究竟。

二、常见血液疾病“大起底”

1.贫血——身体的“能量饥荒”:贫血大概是最常听到的血液问题之一,就好像身体陷入了一场“能量饥荒”。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氧气输送就“力不从心”了。患者常常感觉头晕眼花,尤其是猛地站起来的时候,眼前一阵发黑,像被施了眩晕咒;脸色苍白得像纸,口唇也没了血色;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身体虚弱无力,日常活动都变得费劲。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多是因为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或者女性生理期失血过多等原因引起,身体缺乏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就好比工厂没了原材料,生产线只能停工。

2.白血病——造血系统的“叛乱”:白血病这三个字,一听就让人心里发怵,它堪称造血系统的一场“大叛乱”。原本正常有序的造血干细胞发生恶变,疯狂增殖,生成大量异常白细胞,挤占了正常血细胞的生存空间。正常白细胞忙着对抗外敌,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血小板负责凝血,它们的工作一旦被打乱,身体就陷入混乱。患者抵抗力直线下降,频繁感冒、发烧,小小的感染都可能引发大危机;贫血症状日益加重,面色惨白如霜;还特别容易出血,鼻子、牙龈出血止都止不住,身上稍微磕碰一下,就青一块紫一块,这是血小板数量不足、功能失常,凝血防线崩溃的表现。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的“危机时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名字就透露了关键问题——血小板少得可怜,导致凝血功能陷入“危机时刻”。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小卫士”,一旦血管破损,迅速聚集形成血栓堵住缺口。可要是血小板数量骤减,哪怕是轻微的碰撞、划伤,都可能引发严重出血,皮肤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瘀点、瘀斑,像是被谁撒了一把红墨水;鼻出血、牙龈出血更是家常便饭,女性月经量还会大增,让患者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担心止不住血带来的可怕后果。

三、血液疾病的“信号灯”

1.面色异常“预警”:咱们的脸色可不光是气色好不好看的事儿,有时候还是健康的“晴雨表”。贫血时,前面提到过,脸色苍白如纸,这是因为血红蛋白不足,血液颜色变淡,透出来的就是这么一副病容;要是脸色发黄,像被染了一层淡淡的黄色颜料,尤其是眼白部分也发黄,这可能是血液系统出了问题,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升高,黄疸就出现了,往往提示着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得赶紧重视起来。

2.反复发热“警报”:身体偶尔发烧很正常,免疫系统在跟病菌“作战”嘛。但要是不明原因地反复发热,退烧药吃了也只管一时,那就得留个心眼了。白血病患者,由于正常白细胞“兵力不足”,无法有效抗击病菌,身体就像个不设防的城市,细菌、病毒随时入侵,炎症频发,体温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持续不退,这是身体发出的强烈“警报”,提醒咱们得排查血液疾病的可能。

3.出血倾向“警示”:平常磕磕碰碰出点血,很快就止住了,可要是发现自己或身边人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止都止不住,皮肤轻轻一碰就瘀青一大块,女性月经量多得吓人,这可不是小毛病。除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像一些凝血因子缺乏症等血液疾病也会有这样的表现,血液的凝血机制失灵,出血风险大增,千万别不当回事,赶紧找医生看看。

四、守护血液健康的“堡垒”

1.均衡饮食——营养的“补给站”:吃对食物,就是给血液健康搭建坚固的“补给站”。预防贫血,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像红肉(牛肉、猪肉、羊肉)、动物肝脏、鸭血等,这些可是铁元素的“富矿”,能为身体源源不断制造血红蛋白提供原料;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草莓,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就像给铁元素安上了“加速器”,让补血效果事半功倍。对于血液疾病患者,营养均衡更是康复的关键,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全面摄入,身体才有力量对抗病魔。

2.适度运动——活力的“发动机”:运动就像是给身体注入活力的“发动机”,对血液健康好处多多。适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液在血管里欢快流淌,就像给河道清淤一样,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心脏这个“血泵”更有力,造血系统也跟着活力满满,源源不断产出优质血细胞。不过要注意,运动得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别过度劳累,不然可就适得其反了。

3.规律作息——身体的“修复剂”:晚上早早睡,白天按时起,规律作息是身体最好的“修复剂”。睡眠期间,身体进入“自我修复模式”,造血干细胞忙着增殖、分化,补充血细胞“兵力”;免疫系统也在整顿队伍,增强抵抗力。长期熬夜、作息混乱,就像打乱了身体的“生物钟”,造血功能受影响,免疫力下降,血液疾病就容易乘虚而入。所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让身体在规律的节奏中茁壮成长。

五、血液疾病的“诊疗先锋”

1.血常规——健康的“透视镜”:血常规检查堪称了解血液健康的“透视镜”,简单抽一管血,就能看出不少门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一目了然。要是红细胞、血红蛋白低,贫血嫌疑就很大;白细胞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感染、白血病等;血小板数量锐减,那得警惕出血性疾病。定期做血常规,就像给血液健康做“体检”,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扑灭”疾病苗头。

2.骨髓穿刺——诊断的“金钥匙”:听起来有点吓人的骨髓穿刺,其实是诊断血液疾病的一把“金钥匙”。当血常规等检查发现异常,医生怀疑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疾病时,骨髓穿刺就登场了。从骨盆、胸骨等部位取出少量骨髓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造血干细胞的形态、数量、分化情况,就像深入敌军内部侦查,了解疾病的“真相”,为精准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虽然过程有点疼,但对病情诊断至关重要。

六、总结

血液疾病虽然种类繁多、有些还挺棘手,但只要我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留意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灯”;用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搭建起守护血液健康的坚固“堡垒”;定期借助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手段当好“诊疗先锋”,就能在这场血液疾病保卫战中抢占先机,守住咱们的健康体魄,让生命的“红色纽带”永远奔腾不息,向着健康的未来奋勇前行。

(林晓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二病区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