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搏是否是病
早搏,即心脏过早搏动,是一种心脏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心率失常。早搏的名称源自西方,通过心电图的图形检测来辨别。心电图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心房的颤动频次,从而诊断是否存在早搏。早搏可以偶尔出现,也可以频繁发生,其严重程度和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早搏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
二、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的心电图区别
房性早搏(房早)和室性早搏(室早)是早搏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存在明显的区别。
三、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P波提前出现 :房性早搏最显著的特点是P波提前出现,且其形态与典型的窦性P波不同,但P波的大小通常仍在正常范围内。这表明心房的异位起搏点早于窦房结发放了冲动。
P-R间期变化 :房性早搏的P-R间期可能正常,也可能轻度延长,但一般不超过正常范围,这反映了冲动从心房传导至心室的时间有所变化。
QRS波群形态 :房性早搏后的QRS波群形态一般保持正常,宽度在0.06-0.10秒之间,除非伴有室内传导阻滞的情况,此时QRS波群可能呈现宽大畸形。
代偿间歇不完全 :房性早搏心电图特征会有不完全的代偿间歇,因为房性早搏提前激动了心房,但并没有完全打乱窦房结的节律。窦房结仍然按照自己的固有频率发放冲动,只是在房性早搏之后,窦房结的冲动需要重新调整与心房、心室的节律关系。
多源性房性早搏 :在某些情况下,心电图上可观察到多个形态不同的P波提前出现,称为多源性房性早搏,表明心房内存在多个异位起搏点。
四、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QRS波群提前出现且宽大畸形 :室性早搏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其前无相关的P波。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间通常大于0.12秒。这是由于室性早搏是由心室中的异位起搏点提前激动心室所产生的,与正常的窦房结激动传导顺序不同。
代偿间歇完全 :室性早搏后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的两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时间间隔比正常窦性周期的两倍还长。这是因为室性早搏使心室提前收缩,随后心室有较长的时间处于不应期,导致下一次窦性激动不能正常传导至心室,从而出现较长的间歇。
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室性早搏的T波方向通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这是由于室性早搏的心肌除极和复极顺序与正常窦性激动不同所致。
联律间期固定 :如果室性早搏呈规律出现,其联律间期(即早搏与其前一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是固定的。这表明室性早搏的起源点相对稳定,激动心室的时间相对固定。但在某些情况下,联律间期也可能不固定,这可能与早搏的起源点不稳定或存在多个起源点有关。
QRS波群振幅变化 :室性早搏的QRS波群振幅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与早搏的起源部位、心肌的传导性能以及心脏的整体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
ST段改变 :室性早搏后,ST段可能会出现压低或抬高的改变。这反映了心肌在早搏后的复极异常。
综上所述,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在心电图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P波、QRS波群、代偿间歇、T波方向以及联律间期等方面。这些区别有助于医生对早搏进行准确的分类和诊断,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如果出现早搏症状或者心电图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朱建峰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脏电生理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