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其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然而,当心脏出现传导阻滞时,就如同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度及其心电图诊断,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心脏维护手册”。
一、房室传导阻滞概述
房室传导阻滞(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 AVB)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有时两个以上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导致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传导速度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这种阻滞可以是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的,其中持久性房室阻滞往往是器质性病变或伤损所致。
二、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度
根据传导障碍的轻重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三度: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均可下传至心室。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通常超过0.20秒(14岁以下儿童为0.18秒)。
每个P波之后均有QRS波群。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部分心房的激动不能下传至心室。
根据有无Wenckebach现象(文氏现象),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两型:
二度Ⅰ型(文氏型):PR间期依次延长,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发生心室漏搏。心室漏搏后,PR间期缩短,周而复始。
二度Ⅱ型:P波规则出现,PR间期固定不变,但发生周期性的QRS波群脱漏。
高度房室阻滞(如3:1、4:1等)也属于二度房室阻滞的范畴。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均不能下传至心室,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分别由各自的起搏点控制。
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房室脱节,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
心室率慢而匀齐,心室起搏点位置决定QRS波群的形态和频率。
三、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各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范围。
QRS波群形态正常。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Ⅰ型: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相邻P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P波不能下传;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PR间期是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二度Ⅱ型:P波规则出现,PR间期固定不变,但QRS波群周期性脱漏。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心室率慢而匀齐,QRS波群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点的位置。
四、治疗与保健
针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应首先明确病因,如感染、炎症、药物副作用等,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一度和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若患者无症状且心率在正常范围,可无需特殊处理。对于二度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根据患者症状、心率及阻滞部位等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等措施。
在保健方面,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和劳累。饮食方面,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多热量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同时,保持大便干燥,避免便秘对心脏造成额外负担。
五、结语
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的一种异常状态,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通过心电图诊断,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和部位,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关注心脏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让心脏这台发动机永远保持强劲的动力。
(朱建峰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脏电生理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