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为什么有些药需要饭后服用?

2024-06-13 18:5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朋友们,大家平时生病吃药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药品说明书上写的服药时间呢?是不是经常看到有些药写着“饭后服用”?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药得饭后吃,而不是饭前吃或者随便什么时候吃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事儿,让大家明明白白地吃药,健健康康地恢复。

一、药物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咱们得先了解一下药物和食物在咱们身体里是怎么“旅行”的。当你把药或者食物吃进嘴里,它们会顺着食管一路往下,来到胃里。胃就像是一个大口袋,里面有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酸性很强。食物和药物到了这里,就会和胃酸混合在一起,开始被初步消化。它们会从胃进入小肠,小肠可是身体吸收营养和药物的重要地方,它的内壁有很多绒毛,就像小刷子一样,能大大增加吸收的面积。药物到了小肠,就会被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然后随着血液循环被送到身体各个需要的地方去发挥作用。

二、饭后服药的常见原因

① 减少对胃的刺激:有些药物的成分对胃黏膜有刺激性。比如说阿司匹林,它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是它对胃黏膜的刺激可不小,如果空腹吃,药物直接和胃黏膜接触,就可能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痛、恶心、呕吐,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胃溃疡、胃出血。再比如一些抗生素,像四环素类抗生素,空腹服用时,它们会直接刺激胃壁细胞,增加胃酸分泌,让你感觉胃里烧得慌,还可能出现反酸、嗳气等症状。饭后服用就不一样了,食物就像一层“保护垫”,把药物和胃黏膜隔开,减少了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让你的胃能舒服点。

② 提高药物的吸收率:有些药物在胃里的酸性环境中不容易被吸收,或者吸收效果不好。但是食物进入胃后,会中和一部分胃酸,让胃里的酸碱度发生改变,这些药物在饭后服用时,就能在更合适的环境中被吸收,提高吸收率,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比如说维生素B2,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很重要,如果空腹服用维生素B2,它在胃里很快就会被排到小肠,小肠的吸收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吸收,饭后服用,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较长,维生素B2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被小肠吸收,这样就能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维生素B2。还有一些药物需要和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结合才能更好地被吸收。比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硫酸亚铁,它和食物中的维生素C一起服用时,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所以,硫酸亚铁通常建议在饭后服用,同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像橙子、猕猴桃等,这样能让铁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利用。

③ 延缓药物在胃肠道的排空时间:食物在胃里会停留一段时间,再慢慢进入小肠。如果饭后服药,药物会随着食物一起在胃里多待一会儿,这样就能让药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更长,有更多的时间被吸收。比如说一些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像胶体果胶铋,它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均匀地覆盖在胃黏膜上。饭后服用,药物能随着食物在胃里多停留一会儿,就能更好地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三、不同类型药物饭后服用的特殊情况

① 降糖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降糖药的服用时间很有讲究。有些降糖药需要饭后服用,比如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输出和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如果空腹服用,它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像恶心、呕吐、腹泻等。而饭后服用,食物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还能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稳定血糖水平,也有一些降糖药需要在饭前服用,比如磺脲类降糖药,像格列本脲。它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需要在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这样才能保证在吃饭后血糖升高时,胰岛素能及时分泌出来,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不要自己随便改变服药时间。

② 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常用的止痛药和退烧药,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类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所以,一般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比如说,你感冒了,头疼、发烧,吃了布洛芬来缓解症状。如果你空腹吃,可能会感觉胃里不舒服,甚至出现胃痛。而饭后服用,食物可以保护胃黏膜,让你感觉好一些。即使饭后服用,也不能长期大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否则还是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③ 某些抗生素:除了前面提到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还有一些抗生素也建议饭后服用。比如红霉素,它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刺激性。空腹服用红霉素,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这些不良反应,还能提高药物的吸收率。有些抗生素需要和食物一起服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抗生素,像克拉霉素,它和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等药物联合使用时,通常建议在饭后服用,这样能保证药物在胃肠道内达到有效的浓度,更好地杀灭幽门螺杆菌。

四、饭后服药的时间也有讲究

虽然说饭后服药,但这个“饭后”具体是什么时候呢?饭后15 - 30分钟服用药物比较合适,这个时间,食物已经在胃里开始初步消化,但还没有完全排空,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既能减少对胃的刺激,又能保证药物有足够的时间被吸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后马上服用,像一些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像多潘立酮(吗丁啉),它主要是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饭后马上服用,能让药物在食物还在胃里的时候就开始发挥作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空。

五、服药的其他注意事项

① 不要用饮料送服药物:很多人喜欢用饮料送服药物,觉得这样方便又好喝,这是不对的。饮料中的成分可能会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比如,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它会和药物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影响药物的吸收。果汁中含有果酸和维生素C,它们可能会改变药物的酸碱度,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服药最好用温开水送服。

② 不要擅自增减药量:药物的剂量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确定的,擅自增减药量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比如,降压药如果擅自减量,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果擅自增量,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要自己随便改变药量。

③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你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一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彼此的疗效,甚至会产生有毒物质。比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在服用多种药物之前,一定要告诉医生你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让医生帮你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六、结语

饭后服药是为了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减少对身体的刺激,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药时间和方法,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者听从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只有这样,才能让药物更好地治疗疾病,让我们尽快恢复健康。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服药的细节,科学用药,健康生活!

 

(禹荣秀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药剂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