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输液真的比吃药更快好吗?

2024-11-06 15:4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咱们平时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个选择:是输液还是吃药呢?很多人都觉得输液肯定比吃药好得快,一有点头疼脑热就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那输液真的比吃药更快好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一、输液和吃药起效原理大不同

① 输液:药物直接“入血”,输液,简单来说就是把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直接输送到咱们的血管里。这就好比给药物开通了一条“高速公路”,让药物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各个需要发挥作用的部位。当一个人因为细菌感染反复高烧到40℃,情况非常危急,这时候通过输液,把有效的抗生素直接注入血管,药物很快就能随着血液流动到达感染部位,发挥杀菌消炎的作用,体温也会慢慢降下来。

② 吃药:药物需“长途跋涉”,吃药呢,药物得先进入咱们的胃肠道,胃肠道就像一个“加工厂”,药物在这里要先被消化吸收,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药物在胃肠道里还会受到胃酸、消化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药物可能会被破坏,真正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量就会减少。吸收后的药物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这又需要一段时间,吃药的效果相对输液来说就会慢一些。

二、输液见效快的具体表现

① 急性病症救星:在急性病症的治疗中,输液的优势就特别明显。比如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病情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候输液就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静脉给予抗生素等药物,可以快速控制感染,缓解患者的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② 纠正身体失衡:输液还能直接纠正身体的一些失衡状态。比如当人体出现严重脱水时,输液可以迅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一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输液可以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三、吃药也有自己的优势

① 方便又安全:吃药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患者不需要去医院,在家就可以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的吸收和肝脏的代谢,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相对比较稳定,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口服药物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② 适合长期治疗: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维持疾病稳定或需要长时间服药的患者来说,吃药更为常见和持续。比如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控制病情,如果选择输液,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会增加感染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四、输液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① 普通疾病不必输液:很多普通疾病通过口服药物就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比如普通感冒、轻度肠胃炎等疾病,口服一些感冒药、消炎药、止泻药等,就可以缓解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如果盲目输液,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还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② 输液有风险:输液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如果药物质量不过关、输液操作不当或者患者对药物过敏,就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过度依赖输液还会增加耐药菌产生的风险,削弱自身免疫系统功能。

五、不同疾病输液和吃药的选择

① 细菌感染:根据病情选择,对于细菌感染,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如反复高烧、感染部位广泛等,输液可以更快地控制感染,缓解症状。如果病情比较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口服抗生素,有随访条件,那么口服药物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比如一些轻度的尿路感染,患者可以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多喝水、多排尿,促进细菌的排出。

② 盆腔积液:输液效果较好,盆腔积液在临床上会出现反复下腹部疼痛、肛门下坠感、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对于盆腔积液,临床上通常建议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厌氧菌的甲硝唑静脉用药,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复查 B 超,积液就会明显减少,腹痛的情况也会明显减轻。当然,也可以同时配合微波治疗,通过热循环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炎症尽快吸收。

③ 肺结核:大部分不需输液,肺结核患者大部分不需要输液,口服药物即可。患者只要按照医嘱,规律、足量、全程服药即可治好。部分患者需要输液,比如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干酪性肺炎、大咯血、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重症患者需要输液,输液会让患者症状缓解更快。

④ 盆腔炎:视病情而定,盆腔炎症如果是在急性期,输液效果更好。建议所用的抗生素量一定要足,所用的时间要够长,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以免转为慢性盆腔炎症。如果是慢性盆腔炎症出现急性发作,也可以输液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会在短期内控制住炎症。如果是慢性盆腔炎,通过妇科检查出现子宫附件活动欠佳、有压痛并且同房的时候会出现下腹部疼痛,可以口服药物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做下腹部热敷或者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这些方式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尽快吸收。

六、输液和吃药的选择原则

① 听从医生指导:治疗疾病应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输液还是吃药。患者不要自行决定输液或吃药,以免延误病情或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② 避免滥用输液:我们要走出“输液好得快”的误区,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注射”用药原则。对于一些轻度或中度疾病,尤其是主要依靠自愈的疾病,口服药物通常是更为适宜的首选。

七、输液和吃药后的注意事项

① 输液后针口护理:输液之后要注意对针口做好护理措施,避免出现发炎感染的情况。要保持针口部位的清洁干燥,不要沾水,不要用力抓挠或按压。如果针口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② 吃药后观察反应:口服药物后,患者要注意观察疗效及任何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八、结语

输液和吃药各有优劣,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输液就比吃药更快更好,在面对疾病时,我们要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治疗方式,避免滥用输液,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抗疾病,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对输液和吃药有更科学的认识,在就医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禹荣秀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药剂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