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一开口说话,突然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得怪怪的,音调好像不受控制,要么高得刺耳,要么低得沙哑,完全不是平时那个熟悉的嗓音。别小看这种音调失调的情况,它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提示我们嗓音可能出了问题。那当我们因为发声时音调失调去看耳鼻喉科医生时,医生都会排查哪些嗓音病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一、声带小结:声音“小疙瘩”在捣乱
① 啥是声带小结:声带小结就像是声带上长出了“小疙瘩”。声带是咱们发声的关键部位,正常情况下,两条声带闭合、振动,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但如果长时间过度用声,比如老师长时间讲课、歌手频繁唱歌、销售人员不停地推销产品,声带就会反复受到摩擦和撞击。时间一长,声带边缘就可能出现小结节,这就是声带小结。
② 音调失调表现:长了声带小结后,声音会变得沙哑、粗糙,音调也会失调。原本能轻松唱出的高音,现在可能唱不上去,或者唱出来声音尖锐刺耳,让人听着很不舒服。而且,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声音有气无力,好像使不上劲儿。
③ 医生咋排查:医生会先问问你的职业、生活习惯,了解你是不是经常用声过度。然后,会给你做个喉镜检查。喉镜就像是一个小摄像头,医生把它伸进你的喉咙里,就能清楚地看到声带的情况。如果看到声带边缘有对称性的小突起,那很可能就是声带小结。
二、声带息肉:声带上的“大肿块”
① 啥是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比声带小结要严重一些,它就像声带上长了一个大肿块。声带息肉的形成原因和声带小结类似,也是过度用声导致的,但可能还和吸烟、饮酒、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刺激声带,使声带黏膜水肿、充血,慢慢地就形成了息肉。
② 音调失调表现:声带息肉对声音的影响更大。声音会变得非常沙哑,甚至可能失声。音调失调的情况也很明显,说话的时候声音可能会忽高忽低,让人很难听清楚你在说什么。而且,患者可能会感觉喉咙里有异物感,好像有什么东西卡在那里,特别难受。
③ 医生咋排查:医生同样会询问你的病史和症状,然后进行喉镜检查。在喉镜下,可以看到声带上有一个或多个息肉样的肿物,颜色可能是淡红色或粉红色,表面比较光滑。有时候,医生还会建议你做声学分析检查,通过测量声音的频率、强度等参数,来更准确地评估声音受损的程度。
三、声带麻痹:声带“罢工”了
① 啥是声带麻痹:声带麻痹就是声带不能正常运动了,就像机器的零件坏了,不能正常工作一样。声带麻痹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颈部外伤、手术损伤、病毒感染、肿瘤压迫等。当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受损时,声带就会出现麻痹。
② 音调失调表现:声带麻痹后,声音会变得低沉、无力,音调也会失调。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气不够用,声音断断续续的。而且,由于声带不能正常闭合,还可能会出现呛咳的情况,比如喝水、吃饭的时候容易被呛到。
③ 医生咋排查:医生会详细了解你的病史,看看你有没有颈部外伤、手术史,或者近期有没有感冒、病毒感染等情况。然后,会进行喉镜检查,观察声带的运动情况。正常情况下,两侧声带应该能够对称地运动,如果一侧声带不能运动,那就可能是声带麻痹。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你做影像学检查,比如颈部CT、磁共振成像(MRI)等,来查找声带麻痹的原因。
四、癔症性失音:心理因素在作祟
① 啥是癔症性失音:癔症性失音是一种功能性的嗓音病,它不是因为声带本身有病变,而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比如,有些人在受到精神刺激、情绪波动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突然失声的情况。这种失声往往是暂时的,当情绪稳定后,声音可能会逐渐恢复。
② 音调失调表现:癔症性失音的主要表现就是突然不能发声,或者声音变得非常微弱,几乎听不见。音调可能会失调,说话时声音可能会颤抖、断断续续。而且,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喉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③ 医生咋排查:医生在排查癔症性失音时,会先排除其他器质性的嗓音病。通过喉镜检查,可以看到声带没有明显的病变,运动也正常。然后,医生会和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发病前的情绪变化。如果怀疑是癔症性失音,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去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五、功能性发声障碍:发声方式“跑偏”了
① 啥是功能性发声障碍:功能性发声障碍是指发声器官本身没有病变,但由于发声方式不正确,导致声音出现问题。比如,有些人说话时习惯用喉咙发声,而不是用气息支持声音,长时间这样说话,就会使声带过度紧张,出现音调失调、声音嘶哑等症状。
② 音调失调表现:功能性发声障碍的音调失调表现多种多样,可能表现为音调过高、过低,或者音调不稳定。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声音很费力,喉咙容易疲劳。
③ 医生咋排查:医生会先询问患者的发声习惯和生活方式,然后进行喉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接着,医生会通过声学分析和发声评估,了解患者的发声方式和声音特点。如果确定是功能性发声障碍,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发声习惯。
六、其他可能相关的嗓音病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常见的嗓音病,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音调失调。比如,喉部的肿瘤,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可能压迫声带,影响声带的正常运动,从而导致声音改变。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也可能对声带产生影响,引起音调失调;医生在排查这些疾病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对于怀疑有喉部肿瘤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做喉部活检,通过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对于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相应的血液检查、内分泌检查等。
七、音调失调了,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音调失调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看耳鼻喉科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疾病,病情较轻,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发声训练等方法进行治疗;病情较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声带麻痹,医生会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是肿瘤压迫导致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对于癔症性失音和功能性发声障碍,心理治疗和发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避免长时间过度用声,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发声方式,用气息支持声音,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八、总结
发声时音调失调可能是多种嗓音病的表现,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惊慌,及时去看医生,让医生帮我们找出病因,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拥有健康、美妙的声音。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爱护自己的嗓子,让声音永远动听!
(黄丽洁 郑州市中心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