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术中压疮要预防,手术室护理的细心呵护法

2025-01-14 14: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往往是一段既充满希望又伴随着紧张与不安的经历。而在手术过程中,有一种潜在的并发症——术中压疮,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负担。那么,什么是术中压疮?它又该如何预防呢?

一、什么是术中压疮?

术中压疮,顾名思义,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皮肤损伤。它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最终引起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破损和坏死。术中压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引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二、术中压疮的预防策略

预防术中压疮,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从多个方面入手,细心呵护每一位患者。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步骤和措施:

1.术前评估与准备

风险评估: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压疮风险评估。这可以通过使用标准的评估工具,如Braden评分系统来完成。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感受力、活动能力、潮湿程度、营养状况等因素,以确定患者是否有压疮风险。

皮肤检查:仔细检查患者的皮肤,特别是骨隆突处和受压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等处,记录并报告任何红斑、破损、水肿等异常情况。

营养支持:术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皮肤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2.术中护理

体位管理: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为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在摆放体位时,要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度、身体的着力点,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同时,要保证体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手术操作。例如,对于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可以使用特殊的体位垫,如凝胶垫、泡沫垫等,以减轻局部压力。

定时翻身:对于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减少对某一部位的长时间压迫。一般来说,患者需要每1-2小时翻身一次。如果患者在15分钟内皮肤发红且不消退,翻身时间应当缩短至1小时。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手术中应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避免潮湿。可以使用干燥的毛巾或吸湿垫来吸收汗液和分泌物,保持皮肤清洁。

使用减压装置:对于高危病人,可以使用特殊的减压装置,如空气垫、水垫等,以减轻对皮肤的压力。这些装置可以通过改变支撑面的形状和硬度,减少局部组织受压。

环境管理:维持手术室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线。一般来说,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在50%-60%,既能让患者感觉舒适,也有利于手术人员的操作。同时,严格监测患者体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温毯等,防止因体温下降而影响血液循环。

3.术后护理

全面检查:手术结束后,应对患者的全身肌肤和软组织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压疮等问题。特别注意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状况,如发现有压红、硬结等早期压疮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减压、按摩、使用保护性敷料等。

记录与交接:详细记录患者术中受压部位的情况,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确保术后继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使用减压装置等。

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压疮预防和管理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压疮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早期征兆,并告知他们如何定期检查皮肤,避免摩擦或擦拭皮肤,并及时报告任何异常。

三、细节决定成败

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往往决定着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除了上述的预防措施外,还有一些细节也值得注意:

选择合适的手术床垫和垫子:手术床垫和垫子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以减少对皮肤的压力和摩擦。

精准传递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准确、及时地传递器械给手术医生。在传递过程中注意器械的握持部位等细节,防止污染。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因疼痛、活动受限等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如定期翻身、保持皮肤干燥等。

术中压疮的预防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细心呵护和全面考虑。从术前评估到术中护理,再到术后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注重细节护理,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让患者更加安心地度过手术期。

(张书琴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洁净手术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