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烧伤意外可能因火灾、热水、高温物品接触等多种原因发生。当烧伤不幸降临,很多人会陷入恐慌,担心烧伤带来的严重后果。事实上,只要掌握科学的创面修复方法,烧伤并非不可战胜。科学、及时地处理烧伤创面,对减轻伤痛、预防感染、促进愈合以及减少疤痕形成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烧伤的程度分类是正确应对烧伤的基础。根据烧伤深度,临床上一般将烧伤分为一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一度烧伤最轻,仅伤及表皮浅层,局部皮肤表现为红斑状、干燥,有烧灼感,通常 3 - 7 天可痊愈,脱屑后不留瘢痕。浅二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如不发生感染,1 - 2 周可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多数有色素沉着。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疤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愈合后多留有瘢痕。三度烧伤是最严重的,是全层皮肤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愈合后多形成瘢痕,且常造成畸形 。
烧伤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除了直接造成的皮肤损伤外,大面积烧伤还可能引发全身性反应。烧伤后,大量体液从创面渗出,容易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烧伤破坏了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人体,引发感染,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并发症;此外,烧伤还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内分泌、代谢等系统,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因此,烧伤后的创面修复工作必须争分夺秒,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科学修复烧伤创面,现场急救是关键的第一步。当烧伤发生时,应立即脱离热源,如迅速扑灭身上的火焰、脱去燃烧或浸有热液的衣物等。接着,用大量流动的冷水冲洗烧伤部位,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这样可以降低烧伤部位的温度,减轻热力的持续损伤,缓解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但要注意,冲洗的水温不宜过低,避免造成冻伤。对于小面积烧伤,在冲洗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创面,避免感染;对于大面积烧伤,不要随意涂抹药膏、酱油等物质,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程度的判断,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烧伤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一度和浅二度烧伤,通常会进行创面清创,去除异物和坏死组织,然后采用包扎疗法,使用无菌纱布等敷料包扎创面,为创面提供一个相对清洁、湿润的愈合环境,同时防止感染。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医生还会根据情况使用促进表皮生长的药物,加速创面愈合。对于深二度和三度烧伤,治疗则更为复杂。除了清创外,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痂、削痂手术,去除坏死的皮肤组织,然后进行植皮手术,用自身健康的皮肤覆盖创面,促进愈合。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休克、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
烧伤创面愈合后,疤痕防治也是重要的一环。疤痕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因此,在创面愈合后,应尽早开始疤痕防治。可以使用硅酮类凝胶、疤痕贴等外用药物,抑制疤痕增生;对于增生明显的疤痕,还可以采用激光治疗、压力疗法、药物注射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患者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通过康复训练等方式,尽量恢复肢体功能,减少烧伤对生活的影响。
烧伤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烧伤知识,掌握科学的创面修复方法,在烧伤发生时及时、正确地处理,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后续治疗,就能够有效减轻烧伤带来的伤害,促进创面愈合,重拾健康生活。
(艾云智 珠海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