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学校、幼儿园出现了因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聚集性疫情,孩子们频繁呕吐、腹泻,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其实,面对诺如病毒,我们无需过度恐慌。今天,就让疾控专家为大家揭开诺如病毒的神秘面纱,教你如何科学应对。
一、认识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这个名字或许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其实是导致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它就像一个“隐形杀手”,在人群中悄无声息地传播。诺如病毒的适应能力极强,能在低温环境下存活,对各种理化因子也有一定的抵抗力,普通的消毒方法很难将其彻底杀灭。而且,诺如病毒变异速度快,每隔2-3年就会出现新的变异株,这使得人体很难对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简单来说,就是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如果污染了水源、食物,其他人接触后再经口摄入,就很容易被感染。比如,在学校食堂,如果厨师感染了诺如病毒,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卫生,就可能污染食物,导致众多学生感染。此外,诺如病毒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当感染者呕吐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周围的人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诺如病毒容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二、感染后的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通常较短,一般为12-48小时。之后,患者会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儿童患者往往以呕吐为主,而成年人则腹泻更为常见,一天腹泻次数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大便多为黄色稀水样便,无脓血。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不过,大多数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短,一般在2-3天内即可自行恢复。但对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诺如病毒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三、科学应对措施
1.及时隔离治疗:一旦怀疑自己或家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应立即就医,并主动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患者最好单独居住在一个房间,使用单独的卫生间,尽量减少与家人的接触。在隔离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以补充因呕吐、腹泻导致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以饮用一些淡盐水、米汤或口服补液盐,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如果症状严重,如出现严重脱水(表现为口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高热不退、剧烈腹痛等,应及时住院治疗。
2.做好消毒工作:诺如病毒对含氯消毒剂比较敏感,所以在患者隔离期间,要对其居住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对地面、家具表面、门把手等,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于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要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进行清理。清理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使用过的餐具、衣物等,要单独清洗,并用开水煮沸消毒15-30分钟。
3.加强个人卫生: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处理呕吐物和粪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揉搓双手时间不少于20秒,这样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毒,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生的贝类、海鲜等,这些食物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水果要清洗干净后再食用,饮用水要烧开后饮用,避免饮用生水。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超市等,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4.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学校和托幼机构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场所,因此要加强防控措施。首先,要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回家就医,并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消毒。其次,要加强食堂卫生管理,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确保食物的安全卫生。食堂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感染诺如病毒,应立即离岗治疗,待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返岗。此外,学校和托幼机构还要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教育,普及诺如病毒的防控知识,提高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
诺如病毒虽然传染性强,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传播特点和防控方法,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的传播。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诺如病毒这个“隐形杀手”无处遁形。
(王海霞 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